马祖一直讲平常心即是佛,对向外求佛的人,对自己自家宝藏不自信的人 , 讲即心即佛,强调内转、内修,在自心上做工夫,凸显了道德的主体性与个体性 , 以更好地成就人格 。但又怕人执著此心,所以又从遮诠的角度,讲“非心非佛” 。《古尊宿语录》中记载他说:“问: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佛……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曰:为止小儿啼 。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 。”
这里马祖不仅讲到了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 , 还讲到了两者的关系,以表明他为什么提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他讲即心即佛是为了破人们向外执著,而把人们引向自心开悟,而一旦修行人停止向外求 , 连心、佛也不执著,而讲非心非佛 。这里也体现了佛教的教法特点,因为人们执着于有,所以佛讲空 , 当人们又执着于空时,佛陀又讲有 , 总是要破除人们的执着,让人们理解佛教的中道、正道 。这正如佛教中有空宗和有宗一样,两者是用不同的手法来阐述佛教中道,一重在破 , 一重在立,两者曾争论多年,两者所用逻辑手法不同是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祖一会讲即心即佛,一会讲非心非佛,只是不同的表述手法,都是语言假名,都不可执着,更不能以为其中一个是究竟,另一个是不究竟 。马祖弟子怀海在运用中观学的论说方法来解释马祖这一禅法说:“若说文字,皆是诽谤 。”认为即心即佛是不遮语 , 非心非佛是遮语,若执着前者是自然外道,若执着后者是空见外道,两头都割断不执,从而纵任心性,体会大道 。这一表述手法在《中论》开头的八不中道中的表述中有所体现 ,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是从对对立事物的同时否定中认识佛教的中道思想 。
在另一则故事中马祖也对他的这两种表述手法做了解说,大梅法常(752—839)因听他的“即心即佛”而大悟 , 就到浙江余姚的大梅山居?。?马祖为了考验他,就派人去见法常 。说:“马师近日佛法又别 。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 。师曰:遮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 , 我只管即心即佛 。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 。”这里马祖又肯定了法常不再受各种言教遮蔽,没有对心佛关系的两种不同表述语言产生执着分别,不限于种种偏执 , 对即心即佛的坚持 。由此可见马祖在引导弟子时能因材施教,重视内在性的开发,而且把修道贯穿到个人具体的生活之中 。认为道德完善、生命体验,总是个体的事 。马祖也说:“一切法皆是心法……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 。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 , 妙用尽是自家 。”即一切表述只是自心妙用,关键是要懂得和体悟自家的平常心 。
马祖的弟子对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的思想又进一步进行超越,说更要超脱而入第三句 。其弟子百丈怀海认为依经有三句语 , 说:“说道修行得佛,有修有证,是心是佛,即心即佛 , 是佛说,是不了义语……是凡夫前语(第一) 。不许修行是佛,无修无证,非心非佛,亦是佛说,是了义语,……是地位前人语(第二) 。……但有语句,尽属不了义;……了义不了义教 , 尽不许(第三) 。”即要透过三句才得 , 任何句语,都不作实法会,不作一定说 。这就是没有一法与人,就是不著文字 。有语句都是不了义 。要能割断两头 , 不著文字,令人捉汝不得 。不立文字,不著文字,是不重经教的,洪州禅是一种不立言说的禅,但不是否定经教 , 洪州禅人还是有看经教的 。经教讲述高深的义理 , 实施的方法,如不引归自己,应用于自己的身心,那与世间学问一样 , 只是空虚的知识,对学佛来说,没有多大的效果 。慧能大师的禅法,要人向自己身心中求,一切是自性——自性本来具足的 。所以学佛、求法,不是著相向外求,而是让自己的本性显现出来,就是见性成佛 。因此洪州禅与慧能掸法是一脉相承的,在核心上总是一致的,讲见性成佛,即心是佛,即心即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fenlon手表是名牌吗,世界十大名牌手表排名是什么?
- 护肤 刘亦菲自曝冻龄、瘦身的秘密,做到6点,人人都可以是“天仙”
- 2023年8月22日航行好吗 2023年8月22日是航行的黄道吉日吗
- 定制公交什么意思,什么是定制公交?
- 属猪人一生有5个贵人哪5个 属猪人最大靠山是谁
- 2022年处暑吃什么应季水果?处暑的上一个节气是什么?
- 2023年农历七月初七宜畜牧吗 2023年8月22日是畜牧的黄道吉日吗
- 2023年8月22日是看病吉日吗 2023年8月22日看病黄道吉日
- 2023年农历七月初七去医院吉日 2023年8月22日是去医院吉日吗
- 2023年8月22日生孩子好吗 2023年8月22日生孩子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