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抗抑郁 一位休学在家的孩子说: 请把人生的方向盘交还给我们!( 三 )


而且更多的时候 , 妈妈可以摆平涵宝学校里的很多人和事 , 涵宝不需要很努力 , 就可以在学校里得到很多 , 借用儿子的一句叩问:妈妈把该使的劲都使了 , 孩子还需要使劲吗?妈妈把方向盘牢牢把控着 , 孩子是不是就此会放弃了这个控制权?从心理学上来讲 , 这其实更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
如何交还人生的方向盘?
涵宝妈妈问:“那我到底该如何做?”
儿子说 , 减少关注度 , 把责任归还给她自己 。
“可是代价会很大呀?”
【郁金香抗抑郁 一位休学在家的孩子说: 请把人生的方向盘交还给我们!】“受的伤可能确实会很痛 , 可是现在痛是为了将来不痛呀!错误是最好的成长机会 。 人不正是通过试错、改进、一次一次的循环 , 才最终找到合适自己的步伐 , 然后一点点靠近成功的吗?也只有在不断地“试错”中去尝试、探索 , 去建立逻辑思考能力 , 才能帮助自己最终找到自我 。 ”
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 , 一定要很正式地把方向盘交还给孩子 , 和过去的日子告别 。 要明白必须是孩子自己握着方向盘、自己驾驶、自己加油门、自己踩刹车 。
其二 , 做一个好的“陪驾” , 要做到让孩子主导 , 你接纳并信任、鼓励孩子 。 这么多年来 , 涵宝坐在自己这辆车的驾驶座上 , 但是连方向盘都没摸到过 , 全是你在代为拉方向盘 , 她已经傻坐了十来年 , 不会控制自己这辆车 , 现在 , 你把方向盘慢慢还给她了 , 她没开过嘛 , 一拿到 , 总是会开得跌跌撞撞 , 不那么靠谱 , 那没办法 , 开沟里了就沟里了 , 你耐心地陪着她开上来、换个方向重新开始 , 包容她、鼓励她 。 无论她何种表现 , 都是如此 , 千万不要嘴里说交给她了 , 行为上又总是不信任 , 总是想去干涉想操控 。
其三 , 父母要着手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 去直面自己的内心 , 让自己活得幸福 。 这是你最重要的事情 , 涵宝的幸福只是你人生幸福的一丁点点缀 , 仅此而矣!
父母当好孩子的副驾驶 , 就够了
儿子关于涵宝转科事宜的一席谈 , 让我心生无限的感概 。 时光啊 , 总是那么慢又那么快 , 成长啊 , 仿佛很漫长 , 却又往往就在一瞬间 。 这一年 , 我曾经无数次崩溃得怀疑自己无法坚持下去 , 可孩子却总在某个瞬间给我感动 。
父母之爱子 , 则为之计深远 。 曾经我和干妈一样 , 是个“全能妈妈” 。 文能熟读四书五经 , 武能随口指出他哪个音弹错了 , 我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整日嘘寒问暖 , 我帮他做手工、录视频、做策划、盯作业 ,  我们先不谈这些行为的对与错 , 只问一个问题 , 我都帮孩子办好了所有事情 , 那孩子还需要做什么?
这也正如干妈说涵宝的 , 面临转科 , 学习没有紧迫感 , 未来没有方向感 。 干妈不解:我都急死了 , 她为什么这么佛系啊?为什么?因为“学习使我妈快乐 , 我妈快乐 , 全家快乐” 。 在孩子眼里 , 学习是家长的事 , 不是他的事 。 事不关己 , 自然也就高高挂起 。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时 , 才是最有力量的 。 ”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说:“我看到了 , 我忘记了;我听到了 , 我记住了;我做过了 , 我理解了 。 ”所以 , 操控的“代驾车”没有错 , 但我们只是替孩子活了一回 , 让孩子变成不用思考的“行尸走肉” 。 成长是一种离别 ,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行 , 而是父母不相信孩子能行 。
写稿的时候 , 我也在不停地反省自己 。 扪心自问 , 在我对孩子做过的种种事之中 , 不仅蕴藏着母亲之爱 , 更多的是自己人生的遗憾和对未来的焦虑 。  一如哲学家弗洛姆说:“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 , 有一个试金石 , 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 , 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