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的基本三个动作,拳击的基本动作( 六 )


左直拳击上体要领
击打对方上体时 , 身体应向右前方倾斜,降低身体高度,以防对手迎击头部 。左直拳击上体既可以用来作为进攻的第一步,也可以用来做假动作 , 并破坏对手对头的防护 , 以创造进攻条件,还可以用来打迎击拳 。
右直拳动作要领
由基本姿势以右脚掌蹬地开始发力,右腿发出的力量使右侧髋关节前送,带动腰部迅速向前转动,同时右肩前送 。右拳以直线向前发出,攻击对方头部 。髋和腰部的扭动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够增加右直拳的力量和攻击距离 。出拳后需立即停止身体的转动,以右拳顺惯性向身体左方摆动来缓冲转动的惯性,再迅速收回右拳保护自己 。
右直拳击上体要领
右直拳出击时,上体应随着击拳和身体重心的前移及转动等动作而稍前倾 , 降低重心 , 同时前腿膝关节弯曲以保持平衡 。在出拳时 , 左拳置于下颏附近,做好出击和防守的准备动作,在击中目标后迅速恢复成预备姿势 。
二、相关阅读—拳击基础入门训练方法
技术层面
1、站架与基本步法:
每一个拳击初学者无疑都是从学习如何正确站架开始的’ 。好的基本姿势体现了一个运动员的技术扎实程度,是其建立其高层技术的必要地基 。正确的拳击站架应该将双拳举至颧骨的水平线,下颚收紧,眼睛看前方,前手(非惯用手)探出一定距离,后手放于脸侧 。
大臂下垂,不应外翻,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腹部 。两脚前后站立,不可站于同一条直线上也不可分开过大 。若站于同一直线上则影响了自己后手拳的出击 , 分开过大则会使自己暴露于对方的打击之下 。训练站架时一开始可以计时站立三分钟至五分钟,自己体会身体中防御和进攻的趋势 。
熟练后可手持小哑铃再进行计时站立 , 以强化肌肉记忆 。待基本站架定型后,便可进行基本的步法训练:向前后左右的单次移动,向哪一侧移动便先移动那一侧的脚,移动过程中要保持基本站架不变形,眼睛看前方 。
大家可能在各种拳击比赛中看到有拳手并不总是像文中所讲的那样站架,那是因为每个人的拳击风格不同,各自的站架也会相应调整以适应自己的风格 。但无疑每一位优秀的拳手都随时可以摆出最标准的站架,那是他们在拳台上遭到重击后帮他们化险为夷的最有利帮助 。
2、直拳:
直拳作为拳击中最为简单直接且有效的拳法 , 无疑也是初学者们最先学习的拳法 。刚开始练习直拳时,要先站好架,练习前后手抛臂:不发力,向前抛出手臂至最远端,然后手臂自然下垂 , 体会自己的打击距离,培养距离感 。然后返回正常站架 。反复练习后可进行发力的标准直拳练习 。
出直拳时要体会从脚底发力,讲得更精细一点是从大脚趾发力 。转腿转腰,用腰力来加强拳力 。力量传导至后背后,用背阔肌传导至手臂,再用三头肌将力量推出 。打拳时要注意自己握拳的时机:站架时双手放松,在手臂打出至最远处发力时将手攥紧 。同时手腕适当扣住 , 防止受伤 。在单拳熟悉之后可练习一二拳连打,注意动作不能变形,打出一只手时另一只手要注意防御 。随后可用负重空击或者打靶的方式来加强肌肉记忆 。
3、摆拳与勾拳:
摆拳与勾拳是拳击中近距离作战的致命杀器,发力充分的一套勾摆组合足以将对手KO不起 。勾拳与摆拳发力方式较为相近,一种说法是小臂与肘部夹角大于90度时为摆拳,小于90度则为勾拳 , 在此不深究名称的区别 。其发力方式为:格斗式站立 , 后脚蹬地 , 猛转腰髋,带动手臂臂摆出,拳心向下向内均可,弧度不可过大,影响速度 。训练模式基本与直拳的训练模式相同 。练习时注意体会腿部发力和手臂张开幅度不应过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