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吃茶之法,妙玉更有高论:“一杯为品 , 两杯就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牛饮驴了 。”尽管这话有些夸张,但也说明饮茶是人生的一件雅事 。
饮茶最重要的是一种心境 。唐人裴汶在《茶述》中说:“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茶味在于“淡”,饮茶时需要神清气闲 , 心态平和,在静默中细细品味,喧闹污浊是与茶境不符的 。一人独饮,或有性情相投、心境淡泊的朋友共坐 , 浅斟细酌 , 清言雄辩,在一杯清茶中静静享受人生 , 韵味至深 。此情此景,何等情爽宜人,于是千般忧虑都悠然忘怀,心绪清明,神驰物外 。面对挚友,体会一种人生淡然的心境 , 才能不腻不烦而持久 。所以说,在洁净无染的气氛中,一杯淡茶能涤去忧愁烦恼 , 能带来静穆和善 。这种通过荣为中介,把我们引进一个闲静清高的人生境界,就是达到茶中极境了 。
只有当眼前心中没有了富丽奢华的景象和蝇营狗苟的私念时,才能感受茶那淡远的幽香 。因此,饮茶时环境和心境都极其重要 。据《茶疏》所载,适宜饮茶的环境为:心手闲适 , 杜门避事,荷亭避署,小院焚香,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等 。而作事、观剧、发书柬、长筵大席、人事忙迫时则不宜饮茶 。烹茶时不能用恶水、敝器、铜匙、木桶、柴薪、鼓炭等,也不宜靠近阴屋、厨房、市喧、酷热斋舍等 。茶之一物,因包含着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世界,而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
茶之道是一种高洁醇美的象征,是中国艺术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节 。茶的各道工序,不管是采茶、制作、还是烹煮、斟茶,洁净是其第一准则 。采茶时必须是天气清明的早晨,空气清新,茶树上露水芬芳犹存 , 所采的茶才是上品,阴雨天采的就差了;制作时杀青、揉捻、干燥等等诸道工序更要洁净无垢 。
茶讲求和谐,因此好茶要配好水 , 择水是极为重要的 。山上的水为最好,山水中又以乳泉细流者为上 。唐代茶圣陆羽曾经品评天下名泉,第一是庐山康王谷帘泉,第二是无锡惠泉寺石泉(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即源于此),第三是蕲州蕲水(今浠水县)兰溪石下水,好茶名泉 , 相映生辉 。
烹茶更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在山麓水涯,随意设一草屋,即可作茶室 , 茶室氛围庄重和谐 。烹茶需用小壶,以宜兴紫砂壶陶壶最为适宜 。待水壶中水一滚二滚三滚之后 , 斟茶人提起水壶,将小陶壶内外一浇 , 使陶壶内外同时加热,放入茶叶,利用温壶的热量将干茶的香气烘托出来,让饮者闻香,称为“汤前香” 。然后注水冲泡,饮者先要欣赏茶汤的“杯面香”,其次欣赏色泽,再次啜饮滋味,最后欣赏留在杯内的“杯底香” 。在这小小的空间中点茶待客,香生茶室,境出尘表,举止轻缓而优雅,饮茶已不是其目的所在,而礼仪、道德,以及主客之间心灵的交流才是其主旨 。
那新鲜神秘、清中带微黄的琼浆,浸人心脾,似乎犹带着清晨露水的芳香 。人也因秉持诗意、温爱、幻想、祥和、宁静而将有限的生命带入出神状态之中 , 使人的心灵具有一种虔诚的迷醉般的安宁与和平 。在这种状态中,整个灵魂沉浸在寂静清和的氛围,而导向幽玄超脱之美 。
佛门弟子也好茶,认为“茶禅一味” , 将饮茶功夫与宗教中的参禅悟道融合在一起 。
曾有一个禅师的弟子问禅师道:“何为佛法?”禅师道:“饮茶去 。”又一弟子来问:“何为佛法?”禅师道:“饮茶去 。”最后小弟子来问“何为佛法?”禅师依旧道:“饮茶去 。”小弟子不明白,问道:“为何对三人都说饮茶去?”禅以手指心,小弟子突然开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荔枝水弄到衣服上能洗掉吗,为什么衣服上的荔枝汁洗不掉?
- 番石榴叶子煮水的功效,番石榴叶泡茶有什么功效
- 三星Galaxy Note4的摄像头怎么样?摄像头像素是多少?
- 喝碱性水有什么好处 长期喝碱性水的危害
- 智能手表推荐可下载app,适合所有智能手表的app
- 鹿的部首是什么,鹿的部首是什么
- 有钱人戴什么手表,年收入20万的人适合戴什么表?
- qq拉黑的人在哪里找回
- 互惠共赢是什么意思,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 杠铃提拉练哪里,站姿杠铃提拉,具体锻炼哪里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