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佛教应该从何入门,初学者该如何学习佛,应该注意什么?( 七 )


三、自坐莲花想
在念佛心中默下观想,想目前生一大莲华 , 不拘青黄赤白,状如车轮之大,观想华状分明,仍想自身坐在华中,须台之上,端然不动 。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 。当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我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莲华化生,得未曾有 。
【初学佛教应该从何入门,初学者该如何学习佛,应该注意什么?】作眼目开想 , 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於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悉与十二部经相合 。
白毫观 观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身 , 趺坐胜宝莲台,端正无比,两眉之间,有白毫一颗,长丈五尺,周围五寸,白如珂雪,外有八棱,右旋宛转,中则虚空,放净光明,莹净明彻 , 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住念,坚固勿移 。心内忆念白毫相光四字,愈久愈妙 。
《观经》云:「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 阿弥陀佛观 阿弥陀佛於彼高座 , 威德巍?。?相好光明 , 一切境界无不照见,如黄金山,出於海面 。其中万物,悉皆隐蔽 , 唯见佛光明耀显赫,有无数声闻菩萨,恭敬围绕 。另外亦可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若德风华雨 , 若妙香天乐,若泉池楼阁,若林树宝网 。一一忆念 , 一境一幕,神游净域 。先送心归极乐,临终定得莲华化生 。
四、临睡观念法
修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 , 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
发愿云: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 , 罪障深重 , 轮回六道,苦不可言 。
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 。弟子某甲 , 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 。
发愿已,正念而寝,不得杂语,不得杂想 。或正发愿时即得见之 , 或睡梦中得见,此法系善导大师所立 。莲池大师云:「善导大师古称阿弥陀佛化身,今此愿文,修净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暂时无验而辄废惰 , 务必久远行持,必於净土,功不唐捐 。」此临睡观念佛法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获致身心健康,弥陀名号亦是世间疗效极佳的安眠药 。
再持五戒十善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愿大德能信愿具足 , 至心念佛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初学佛教,最好有一位僧人指点 。然后开始从“三皈五戒十善”做起 。师父会具体指点你更多 。如果没有师父,建议可以依照以下步骤开始进行:
1、每天持诵《劝发菩提心文》一遍、《心经》七遍;
2、自己搭个简易佛台:在客厅或书房摆一张小桌子,请一尊佛像(如果手头拮据可以从网上下载一张佛像,黑白彩色不拘 , 打印成相片摆放)+香炉(手头拮据可以用大碗代替,里面装满大米,便于插香) , 买一捆香,早晚各上三枝香,礼佛(向佛磕头)三个 。这是培养恭敬心的起步 。
3、每天早晚打坐15-30分钟(打坐若不懂 , 我另外再教);这是培养自己的清净心;
4、尝试把“五戒十善”运用到生活中(这个要展开就多了) 。
学佛其实是一个“信、解、行、证”的过程,这四大过程没走完,无非就是一些理论在空谈,辩的是理论和逻辑,但没有实践在支撑,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就像一个单凭书本成才的游泳教练 , 论口才和理论天下无敌,一下水就马上淹死 。我们学佛之人,首先就倒在“信”字一途,不明白何谓信仰 , 何谓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 仅仅因好奇和学佛 , 因探究而学佛,因功利而学佛,心不正,又如何产生真正的信仰?以人眼人心观粪便,臭不可闻,污秽难忍;以狗眼狗心观粪便,香甜可口 , 你说是人错了,还是狗狗错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