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易必多难的前一句,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出处有什么典故( 二 )


东汉时 , 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 , 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 。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 。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
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然听见长空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 。”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范式怎么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 , 极守信用 , 不会不来 。”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打点酒 。”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旧友重逢,亲热异常 。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与人辩论过关于诚信的话题 。
这一天,苏格拉底和平常一样,来到了雅典市场 。他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 。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 , 才是有道德的 。”
苏格拉底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那人说:“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 , 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 , 大家奋力突围出去 。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 。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
苏格拉底又追问:“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 , 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
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 , 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 。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 。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
苏格拉底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任何人的信用,如果要把它断送了都不需要多长时间 。就算你是一个极谨慎的人 , 仅须偶尔忽略,偶尔因循,那么好的名誉,便可立刻毁损 。所以养成小心谨慎的习惯,实在重要极了 。”
信誉许诺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千万不能轻率应允 。一旦许诺,就要千方百计去兑现 。否则,就会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一个人如果经常失信,一方面会破坏他本人的形象,另一方面还将影响他本人的事业 。
明代《郁离子》一书中有如下一则故事:济阳某商人过河沉船,他拼命呼救,渔人划船相救 。商人许诺:“你如救我,我付你100两金子 。”渔人把商人救到岸上 , 商人只给了渔人80两金子,渔人斥责商人言而无信,商人反责渔人贪婪 。渔人无言地走了 。后来,这个商人又乘船遇险 , 再次遇上渔人 。渔人对旁人说:“他就是那个言而无信的人 。”众渔人停船不救 , 商人淹死河中 。这就是言而无信的后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