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 五 )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吃粽子这一风俗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 , 当时的百姓为了避免江中的鱼啃食投江而死的屈原的尸体而纷纷往河里扔米团 , 这一行为在后来逐渐演变成吃粽子 。身为楚国大臣的屈原一心想要推行改革,借此来改善楚国的积弊 。但是他的这一行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上层阶级人员的利益,所以皇子子兰、大臣上官大夫等人便联合起来对付屈原 。本来颇受楚怀王信任的屈原因他们的关系渐渐被疏远 。
被疏远之后,屈原空有一腔抱负却得不到实现,还因奸人的陷害而被流放北地 。著名的《离骚》便是在此次流放过程中创作出来的 。待屈原从北地返回都城,恰逢秦国邀楚怀王前往武关商讨要事 。屈原深知秦国“狼子野心”,所以极力劝阻楚怀王不要赴约 , 但是收受了秦国好处的子兰却一再怂恿楚怀王前去 。最后楚怀王听从了子兰的意见 , 结果刚抵达武关就遭到了秦国的扣留 。
三年之后楚怀王客死秦国,屈原在他死后接连两次被贬至江南 。其中第二次放逐的地方异常偏僻,屈原从都城出发历时十六年才抵达目的地 。在他放逐江南的过程中楚国多次遭遇秦国的进攻,且大多处于被挨打状态 。就在他抵达放逐地后不久 , 他听闻秦军已经在白起的带领下攻下楚国都城,而楚顷襄王与其它贵族子弟纷纷弃城逃跑 。不愿面对国破家亡这一悲惨结局的屈原 , 于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江自尽 。
屈原投江的消息传出之后,当地百姓深感痛心,于是纷纷驾船前去打捞他的尸首 。由于屈原是抱石投江,所以当地百姓久久打捞不到他的尸首 。他们担心屈原的尸体会遭到鱼的啃食,于是便从家中拿来米团投掷至江中 。这便是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这一风俗习惯的由来 。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他投江自杀后,老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 , 人们就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这样就延续了端午节要吃粽子的这个习俗 。但是不同地区包的粽子也形态也各不相同,里面的馅料口味各具特色 。
楚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投江自?。嗣俏瞬蝗糜阆撼郧氖澹?就将糯米包裹,投入江中,后来这个习俗流传下来,就成了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食物,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
端午节吃粽子是因为屈原投江了,大家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吃掉 , 就在江里面投粽子 。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谁?为了纪念屈原…给你点资料 自己看看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
人们都知道,这种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呢?原来在屈原故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
屈原投汨罗江之后,有天夜里,屈原故乡的人忽然都梦见屈原回来了 。他峨冠博带,一如生前 , 只见面容略带几分忧戚与憔悴 。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拥上前去 , 向他行礼致敬 。屈原一边还礼 , 一边微笑着说:"谢谢你们的一片盛情,楚国人民这样爱憎分明,不忘记我,我是死而无憾了 。"话别谈旧间,众人发现屈原的身体已大不如过去,就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我们给你送去的米饭,你吃到了没有?"谢谢",屈原先是感激,接着又叹气说:"遗憾哪 。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给鱼虾龟蚌这般水族吃了 。"乡亲们听后都很焦急:"要怎样才能不让鱼虾们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说:"如果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 , 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