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爬山,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六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描画了重阳节登高、佩茱萸的习俗 。专家告诉我们,佩茱萸其实有它的科学依据 。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因为出产于吴地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 。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溼,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 。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
南京的风俗重阳节除登高、佩茱萸、赏菊花之外,还要吃重阳糕 。“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其吉祥之意 。
不过,我们的采访人员发现,照着老传统做重阳糕的店家屈指可数,可满城寻找的市民却多过往年 。很多人特地从城北跑到夫子庙买重阳糕 , 就是想回味一下童年 。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 , 像座宝塔 。旧时南京人还用彩色小三角旗插在糕上 , 藉以表示登高(糕)之意 , 这类彩色小三角旗又叫“重阳旗” 。
在民俗观念中 , 九九重阳 , 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义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重阳节登高有什么好处?
重阳登高有什么好处?
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那么登高有什么好处呢?健康专家指出,所谓登高一般是指爬山运动,一步一步往高处走,能使肺活量增加 , 血液循环增强 , 脑血流量顺畅 。大山周围有青松翠柏 , 空气新鲜,是座天然的“大氧吧” 。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能促进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对一些慢性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
早在我国古代 , 秋季登山的习俗就十分盛行 。延至今日 , 重阳登山已经成为群众性的盛大风俗和体育活动 。秋季气温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热,但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加之秋季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本身就较大,山体温度受小气候影响也难以预料,所以秋日登山,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能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
登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在登高的过程中,人体的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通气量、肺活量明显增加,内脏器官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功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登高还有助于防病治病 。患有神经衰弱、慢性胃炎、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病的病人 ,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 , 配合适当的登高锻炼 , 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此外,山林地带空气清新,大气中的飘尘和污染物比平地少,而且阴离子含量高,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显然是有利于健康的 。登山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 。当你登上高峰,极目远望 , 把壮丽的山河尽收眼底时,你那愉悦的心境是难以形容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