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被称为什么,为什么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 十 )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 , 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 , 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 , 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 , 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 。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 。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宋人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 , 隐居吴中(今苏州),为表示自己不忘故国,坐卧都朝南方 。常画“露根兰”,笔墨纯净 , 枝叶萧疏 , 兰花的根茎园艺 , 不着泥土,隐喻大好河山为异族践踏,表现自己不愿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气节 。寥寥数笔,却笔笔血泪 。倪瓒曾为其题诗:“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所以,诗人爱兰咏兰画兰 , 是透过兰花来展现自己的人格襟抱,在兰花孤芳自赏的贞洁幽美之中,认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 。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 , 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子
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 。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 ,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 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朴实直白的语言 , 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凉爽的闲庭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清翠欲滴 , 婆娑可爱,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 。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 , 它的“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 , 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秋菊才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 。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 , 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尽管世事维艰,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而菊花最足以体现这种人文性格 。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 , 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中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 。因而对菊花的欣赏 , 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
梅兰竹菊为什么被称为四大君子
6人回答
黛妮
2018-09-18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关注谢谢你的关注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梅兰竹菊分别指:梅树,兰花,竹子,菊花 。因为它们具有自强不息的特点被人们称为花中四君子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 , 香雅怡情 , 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 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