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梅圣俞原文、作者,梅圣俞诗集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三 )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 , 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答案】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
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4.如初升的弯月 。
【译文】黄琬小时候聪明 , 祖父黄琼做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 。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黄琼把听见的情况告诉皇上 。皇太后招他问日食遮了多少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黄婉当时7岁,在旁边 , 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认为极其与众不同 。
2. 求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篇初中的1 。
芒山盗宣和间 , 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 。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 死且无憾 。”
母与之乳,盗啮断 ***,流血满地,母死 。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 , 盗一菜一薪 , 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
故恨杀之 。”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翻译下面的句子 。
(1)吾少也,盗一菜一薪 , 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2)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芒山有盗临刑(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2)盗一菜一薪(4)母与之乳A、(1)与(2)相同,(3)与(4)不同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D、(1)与(2)不同,(3)与(4)相同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2 。
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翻译文中句子 。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 孰与昧行乎?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默而识之D、学而时习之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 。
衰溺永之氓咸善游,一日 , 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 船破,皆游 。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 , 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 , 重,是以后 。”
曰:“何不去之?”不应 , 摇其首 。有顷益怠 。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 。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翻译下面的句子 。1 。
中济 , 船破,皆游 。2 。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4 。七录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
右手握管处 , 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
如是者六七始已2 。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②名之者谁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5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