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习俗,北京的春节有那些习俗( 八 )


在这一天,老北京必须将吃剩的药渣抛到门外,并把自家正用的药方烧掉,据说,如此可以“丢百病” 。
此外,家里要备酒宴 , 穿新衣,邻居亲朋相互探访拜年,晚辈叩拜尊长,俗称“辞岁” 。尤其是新婚的夫妇必须在丈母娘家“辞岁”,不然就是不恭不孝 。
大年初一,扭一扭
守岁直到天明 , 可还不能就寝 。洗漱顺溜,收拾干净利索了 , 还得给长辈作揖拜年,磕头送祝福去 。
大年初一小孩子最喜欢的,这作揖磕头 , 可以换来一个个压岁钱红包 。新年从这一天开始,孩子们打开那新年的红包,也打开红红火火的一年 。
京味马聆曙-北京大百科-老北京春节习俗
在老北京的春节习俗:1.贴倒福2.扫房3.祭灶4.满街走5.闹一宿6.蒸馒头7.把面发8.宰公鸡9.炖大肉10.磨豆腐 。拜年一般从家里先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 , 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

北京的春节习俗,北京的春节有那些习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北京的春节》主要的风俗习惯有什么?1、腊八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 , 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 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
2、办年货
从腊八起,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 。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
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
3、小年
二十三日过小年 , 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 。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
4、扫房
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 , 必须大扫除次 。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
5、除夕
家家赶做年菜 ,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 , 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 , 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
腊八喝腊八粥 , 泡腊八蒜 。
腊月二十三吃糖 , 放鞭炮 。
过了二十三大扫除 。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 , 放鞭炮,吃团圆饭 , 守岁 。
正月初一男人们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子们去逛庙会 。
正与初六店铺开张 。
元宵挂灯,放花炮,吃元宵 。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
是正月初六,不是‘’与‘’
春节时候不喝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