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庆祝春节的目的或意义( 六 )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在节日里进行的特定仪式或活动往往靠相关的信仰来驱动,或靠一定的文化需求来维系 。而在现代社会,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那些文化需求已很少存在,于是许多节日仪式、节俗活动就难以传递,而使节日呈现节俗减少、衰弱的状态 。
在这种情况下 , 节日纪念物的`使用对于节日传统的维系就变得很重要了 。这些节日纪念物在传统社会只不过是节俗活动的用具,在现代社会却往往成为节俗活动的轴心和驱动力 。这是因为这些节日纪念物上凝结着民族文化精神 , 已经成为民众节日情感的寄托,也是节日特色的重要载体;这些节日纪念物也有世代传袭的使用方式 , 围绕这些纪念物的行为模式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
营造浓重的节日氛围 。节日对民众而言是不同寻常的时间,人们过节时都有过节的心情和活动 。在传统社会或在保留较多传统习俗的农村,人们过节的庄重感或神圣感一般是由祭祀仪式带来的 。比如河北景县农村过春节时,年三十晚饭前,各家男人要去坟地请祖先回家吃饺子、过年 , 完成请神仪式后,意味着把祖先请回家了 。这时人们都有神在家里的意识,家里的氛围变得异常庄重,说话做事都很谨慎,比如煮饺子时大人会叮嘱孩子们不要说“破了”“不够”等不吉利的话,要说“挣了”“富余了”等吉利话 。
而在现代社会,在城市里以及许多乡村地区 , 民间信仰淡化了,在重大节日里也没有祭祀仪式了 。如果不用其他节庆方式来弥补仪式的缺乏,节日往往变得冷冷清清 。在这种情况下,节日纪念物就派上了用场 。用节日纪念物来布置环境 , 围绕节日纪念物进行习俗活动,是营造节日氛围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营造外部可见的节日氛围的主要方式 。于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对节日时间的“非常”感觉,除了来自在我们的记忆中保持的那些特定时日的重要意义外,就主要来自这些节日纪念物对环境的渲染、使用节日纪念物的习俗活动 。
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顺利传承有赖于节日纪念物消费市场的推动 。在传统时期,节日活动主要是在家族的范围内进行的,公共活动很少,节日用品也主要是自家制作的 。而在现代社会,家族活动减少 , 节日用品主要是从市场购买的,同时,节庆方式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增强了 。过节的公共活动和文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商家的经营和推动 , 而节日纪念物的相关消费就是商家经营的主要方式和目标 。对于商家推动现代节日传承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
近年来洋节在中国城市的兴起,商家的推动就起了重要作用 。甚至商家的炒作能够改变节日的主题,也能产生一个全新的节日 。比如西方的圣诞节本来没有圣诞老人,但是后来由于商家作用,圣诞节几乎成了一个围绕圣诞老人来过的节日 。目前我们在过传统节日时不是完全不使用纪念物,但是在纪念物的数量、质量以及使用的规模等方面,还很不够 。过得较隆重的春节使用纪念物较多 , 在较大程度上起到了营造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的作用,其缺点是面目较为陈旧,现代气息不足 。
第三、强化、拓展传统年俗的娱乐性与公共性 。
我们的传统节日在唐宋及其以前的时期大都有很丰富也很有趣的习俗活动 , 但是明清之后受儒家文化和理学的影响,过于看重礼数与教化 , 到现代又过得更加单调,在户外举行的娱乐性节庆活动太少 。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娱乐性最强、公共活动最多的当数元宵节 。现在的元宵节被当作春节的一部分,是春节的结尾和高潮 。在上古时期,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一神(即北极星神),祈求丰收和子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