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的起源,源于“腊祭”的说法比较流行 。据百度百科“腊祭”条目,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 , 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祀百神 。
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 。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 , 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
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 。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 , 于是放弃苦行下山 。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 。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腊八节的意义 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 导读:又是一年腊八节,这个节日的到来丰富了我们的饮食内容 , 今日吃的食物都与腊八有关,食物名称也是腊八什么东西等等 。那么,你知道腊八节的意义吗?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呢?想知道,就别错过我的介绍哦 。
腊八节的意义
腊八节,俗称“腊八” , 汉族传统节日 , 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 , 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 ,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 。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 , 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 , 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 , 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 , 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
腊八节的寓意和象征
(一)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的却是农事劳作一年的人们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从表面来看,人们是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礼敬百神 , 祭祀祖先,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感谢祖先对他们生产生活的保佑,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发达,具有深重的迷信色彩 。
但仔细考察,这种信仰崇拜活动在迷信外衣下有其实用的目的,虚幻的功利性背后都有其直接的物质功利性 。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迷信的方式具有精神安慰和心灵净化作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是无可厚非的,要从迷信的外衣下看到那颗赤诚的心 。
(二)展示庆祝农业丰收的喜悦心情
腊八节的标志性习俗腊八粥,其实是农业丰收成果的一次大展示 。正如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所说:“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腊肠真空拆开后怎么保存,腊肠怎么保存?
- 酱肉和腊肉的区别有哪些,腊肉为什么会变软呢?如何区分腊肉和酱肉?
- 年夜饭的风俗和由来,年夜饭的由来简短20字是什么?
- 鞋子有哪些由来,高跟鞋的来历是什么?
- 咸鸡发霉了还能吃吗,腊肠发霉了,还能吃吗?
- 农历12月是腊月吗,12月指的是腊月吗?
- 西装起源是什么,西装的起源 有关西装的由来
- 读书的由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由来
- 上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和传说是什么,什么是上元节?
- 腊八蒜一般用什么蒜,腊八蒜用老蒜还是新蒜 腊八蒜用什么醋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