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物称腊 。干物在天子家中归腊人掌管 。《周礼”天官”腊人》说:“腊人掌干物 。”郑玄《注》说:“腊,小物全干 。”所以是干物称腊 。蜡祭是用蔬果干物煮熟成粥作祭品 。所以,蜡祭又被称作腊祭 。即蜡祭也称腊祭,蜡八也称腊八 。这里的腊是指干物的意思,还没有和十二月连系在一起 。但腊祭是在十二月进行的,其含义已经和十二月靠近了 。
腊八节是中华本土的传统的节日,是本土道教的重要节日,不是外来宗教带来的节日,并非外来节日,和外国宗教没有丝毫关系 。
当今的道教弟子与有志于中华文明的炎黄子孙,殊当在意此类节日,正本清源,弘扬华夏文明 。
腊八粥各地食俗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 。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
相传,在古印度 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 , 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 , 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 。史传 , 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 , 各地兴建寺院 , 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 , 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 , 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 , 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 , 煮粥敬佛 。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
宋朝 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 , 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 。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 。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 。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 。《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 。”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 , 后经演变 , 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
天津人 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 。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 。
山西 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 。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 , 合水煮粥 , 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腊肠真空拆开后怎么保存,腊肠怎么保存?
- 酱肉和腊肉的区别有哪些,腊肉为什么会变软呢?如何区分腊肉和酱肉?
- 年夜饭的风俗和由来,年夜饭的由来简短20字是什么?
- 鞋子有哪些由来,高跟鞋的来历是什么?
- 咸鸡发霉了还能吃吗,腊肠发霉了,还能吃吗?
- 农历12月是腊月吗,12月指的是腊月吗?
- 西装起源是什么,西装的起源 有关西装的由来
- 读书的由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由来
- 上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和传说是什么,什么是上元节?
- 腊八蒜一般用什么蒜,腊八蒜用老蒜还是新蒜 腊八蒜用什么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