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亚油酸的危害,共轭亚油酸的适宜人群( 九 )


2.4.6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会减少或阻断血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而出血等严重后果 。粥样硬化斑快通常是散在性的,可以在主动脉及直径为3毫米的动脉内膜上发生 , 最常见于冠状动脉,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 。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内,则会引起脑血栓 。由于LDL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而胆固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 所以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
2.4.7 CLA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4.7.1 动物实验 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就CLA对血脂的调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进行了不少的研究 。
德国的Stangl在处于生长期雄性大鼠的饲料中添加3%的CLA,饲喂3周,然后再饲喂基础饲料18天,结果表明,体重比对照组的体脂含量低37 。4%(P〈0 。05),瘦肉高10 。9%(P〈0 。05),肝脏中胆固醇含量低41%,血浆VLD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但LDL和HDL含量不受影响 。
Lee等人给12只兔子喂含14%脂肪、0 。1%胆固醇的饲料22周,然后给其中6只每天每只增加0 。5克CLA,另6只继续喂原来的饲料作为对照 。12周后,实验组兔子的血液中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降低,LDL胆固醇/HDL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HDL胆固醇之比也显著降低 。对动脉的形态观察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比对照的兔子少 。Kritchevsky等给新西兰白兔喂含0 。1%-2%胆固醇的半纯化饲料,进行诱导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发现在这种饲料中添加0 。1%的CLA就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即使已经患了动脉粥样硬化,在这种饲料中添加1%CLA,90天后,动脉粥样硬化也平均减少30% 。
Nicolosi等人于1997年给仓鼠的饲料中分别添加0 。06%、0 。11%CLA和1 。10%亚油酸(LA),研究它们对血脂的影响 。结果发现,CLA能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影响 。喂LA虽也能降低血浆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但除甘油三酯外,其他降低的程度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说明CLA的降血脂作用比LA好 。对动脉血管形态形观察表明,喂CLA和LA的仓鼠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都比对照组的少 。
此外 , 还有报道,添加3%CLA的饲料可使老鼠肝脏胆固醇浓度下降41%,血浆LDL显著减少;还有的研究发现,CLA能抑制一种促进胆固醇吸收的酶的活性,降低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 这种酶叫“肠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
从上述结果看出,CLA在几种不同动物体内都表现出了降低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2.4.7.2.人体实验 Blavkson等人在研发中发现,每天服用1.7克和3.4克CLA的受试者,其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但每天服用超过3.4克的却没有显著的下降 , 其原因可能是,虽然摄取CLA多了,但同时摄入了更多的其他脂肪酸 。该实验中未发现CLA对甘油三酯含量有影响 。
Rockway等人在人体实验中发现,每天补充2.25克CLA,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下降,LDL胆固醇也下降,但不明显 。
Truitt等人比较了CLA和LA对人血小板凝集和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影响(花生四烯酸 胶原质 凝血酶和钙离子载体A2318都能引起血小板凝集) 。结果发现:C9,t11— CLA和t10,cl12 — CLA两种异构体降低由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质引起的血小板凝集能力较强,分别比LA高30%和50%;对凝血酶后钙离子载体A2318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抗凝作用也比LA高;着两种异构体以及他们的混合物还能抑制环氧化酶催化的产物TXA2的形成,后者会导致血小板凝聚 。这些研究表明,CLA可能具有抗血栓的作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