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发源地


茶具的发源地

在我国的古代,喝茶用的器具也是五花八门,有茶壶、茶杯碗、茶钵等 。茶具也是从宋代开始出现 。到了宋代时期,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很多茶具都有了自己的独特的韵味,从而衍生出了很多品种 。最早生产茶具出现于宋代的浙江建德县南村乡西南庄遗址中 。这些茶具都以胎质疏松,易碎易变形,烧制难度大著称的建德窑瓷器 。
一、饮茶用具简介
茶壶是一种常见的泡茶用具,它是用来装茶汤和茶末的器具,一般选用陶质,也有玻璃质的 。宋代的紫砂壶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地位 。在饮茶的过程中,茶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它是饮茶最常用的器具之一 。
二、建德窑-官窑茶具(建窑白瓷)
官窑茶具是指在宋代生产的白瓷,官窑茶具工艺繁复、装饰精致,是宋代制瓷中一大亮点,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建窑瓷器以白瓷为主,白瓷在釉色上有很强的包容性,釉面莹润饱满,莹白细腻,为历代宫廷和官府所偏爱 。建窑白瓷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其造型多样,主要有碗、盏、盘、瓶、洗等 。官窑茶具不仅是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必不可少的商品之一 。官窑茶具在烧制过程中均需采用高温釉下烧成工艺,其中低温釉下烧成工艺在全世界只有日本、韩国和越南三国有生产 。官窑茶具虽然烧造时间很短,但质量却极高 。
三、建德窑中黑釉茶具(建窑黑釉瓷)
【茶具的发源地】
建德窑黑釉瓷以“建窑”命名,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其黑釉瓷胎薄釉厚、釉色黑中泛黄、黑中泛青,极富魅力 。其黑釉茶具在高温下呈现出极强的氧化还原气氛而形成黑褐色,并呈黑褐色或黑褐色斑块 。在自然状态下,黑釉瓷呈灰褐色或黑色茶胎 。建德窑黑釉瓷制品的胎质细腻、质坚,其釉色黑中泛黄、黑中泛青,呈现出黑色或暗黑色的纹理 。这些黑釉陶瓷制品具有黑中泛黄、黑中泛绿的特点,釉色黑亮、晶莹,以其精湛的工艺成就了建德窑黑釉瓷茶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
四、建陵瓷-建窑青瓷(建窑青瓷)
建窑青瓷,是以胎釉为主要材料,烧造的青瓷有黑釉瓷、酱釉瓷和黑釉瓷三大类 。黑釉瓷主要产自浙江杭州地区,烧造的是建窑青瓷 。建窑青瓷釉色如青玉般莹润可人,釉面光亮如玉,青绿色透亮如瓷 。碗和盘是主要茶具 。建窑青瓷造型古朴大方,胎质细腻温润,釉色青翠如玉,造型别致,风格独特;胎釉结合紧密且釉面不开片,光洁细腻;施釉均匀,胎质细腻柔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