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的由来


巢湖的由来

巢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南,又名巢湖,古称“淮水” 。古时是淮河流域的重要湖泊 。因“淮”与“水”谐音,又有“淮河”、“洪泽湖”之称,巢湖在古时又称淮水 。为巢湖流域内重要湖泊之一 。巢湖湖面海拔40多米,湖长77.5公里,面积656平方公里 。巢湖与长江、淮河同为中国四大淡水湖 。
一、巢湖概况
巢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南,为全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又称巢湖河,或苏湖、淮水、苏湖、南淝河 。湖水在江淮间形成一个宽7~10公里的大湖湾,其湖湾有大小不一的大小岛屿,呈东北-西南走向,最大岛屿直径15公里,最小岛屿直径6公里,湖岸线长540公里,平均水深15米 。巢湖湖周为古战场,湖岸线可达500~600公里 。湖泊总面积达656平方公里 。每年平均入湖水量60亿立方米,入湖水量主要来自上游暴雨洪水经河道分流入湖,洪水主要由中上游河沟排水进入巢湖 。
二、安徽境内主要湖泊
安徽境内湖泊主要有6大水系:淮河、长江、巢湖、淮河干流水系、皖江水系、西河水系 。安徽境内主要湖泊(图4-7) 。安徽境内湖泊均属长江水系 。安徽境内湖泊面积最大的是池州的三河口、舒城新桥、桐城 。安徽省境内湖泊较多的有:芜湖市浮山境内、芜湖南淝河以及合肥的几个主要湖泊;全省湖库总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 。
三、巢湖的形成原因
【巢湖的由来】
巢湖历史上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巢湖有南北两个入湖口,南北长34.5公里,东西宽8.5公里,平均宽3.5公里,平均深度为1.5米,湖岸线长度为465公里,湖长77.5公里 。湖四周环山,中间为平地 。湖面海拔平均高4米~6米 。湖水主要来源于大别山脉降水和长江洪水,湖体自西向东由南北两山向南环湖而下,流经安徽省会合肥市和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等城市后汇入长江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①大洪灾频发,导致山前的低洼洼地逐渐变小,水位下降,造成湖水外溢;②历史上长江洪水泛滥;③人为活动造成湖区水位下降;④长江及湖泊径流将湖底抬高 。虽然现在巢湖水面在扩大、水深变浅,但由于周边山地阻隔,其湖床已不太稳定,所以不能轻易改变,更不能轻易干涸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