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采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纳采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纳采,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 。他担任鲁国国君鲁襄公后,任用贤臣辅佐鲁襄公治理国家,并且他积极为鲁襄公出谋划策,为他出谋划策的臣子不下十人 。比如著名的“五子之乱”、“三过家门而不入”、“五马之争”等诸多事件都发生在他那里 。因此他被称为“贤相” 。关于纳采的政治主张,也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鲁襄公所推崇的一项 。
一、纳采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纳采在政治主张上有自己明确的原则,并将它体现在政治行为上 。首先他和“鲁昭公”在立国政治上有根本态度上区别 。鲁昭公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贪图享乐的君王 。而纳采不一样,纳采认为应该树立更好地为百姓服务的理念 。同时他希望更多人用礼义、德行去管理国家,所以他坚持“五治”(施政以德、教化、德治)的治国理念 。
二、不应让百姓遭受不幸
鲁襄公曾经告诫自己的儿子说:“你如果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一定不会原谅你 。”当时,虽然鲁襄公本人的名声很好,但他的儿子们却很有个性 。鲁襄公的儿子们想当诸侯之后得到好处就沾沾自喜,不想为百姓着想 。鲁襄公担心这件事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于是对儿子们说:“我们国家很有个性,大家也希望成为诸侯的好朋友,但我很喜欢诸侯们之间的关系 。现在国君对我们不错,但是诸侯们对我也不错呢?我不希望百姓在我这里受苦受难,所以我才不让自己手下人民受苦受难!”鲁襄公听后对儿子们说:“为了自己国家的好名声而让百姓受苦受难!”这是一个非常仁慈之人应有的行为 。
三、纳采与当前的贪腐现象有相似之处
【纳采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纳采和当前的贪腐现象有很大相似之处,那就是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贪腐案件,而且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基层 。从具体事例上来看,在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中,大多数官员所受的损失几乎都是来自于人民的直接利益,这也是因为他们大多不懂得如何将人民群众利益置于首位 。此外,很多地方出现了“潜规则”以求平衡 。如果这些潜规则不能达到“自扫门前雪”的程度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会、政府都会受到影响和冲击 。因此对于官员来说,腐败犯罪不仅仅损害个人利益而且影响政府形象,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