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东航坠机后,心理专家想对家属说:“所有反应都是正常的”

心理专家|东航坠机后,心理专家想对家属说:“所有反应都是正常的”
本文图片
3月22日 , 在广西梧州藤县 , 武警广西总队官兵在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现场核心区搜索黑匣子 。 新华社发(江怀鹏 摄)
3月25日 , 东航MU5735失事的第五天 , 截至10时 , 应急处置指挥部已组织安排375名失联旅客家属到事故现场吊唁 , 为家属开展心理辅导500余人次 。 此前事故发生后 , 广西卫健委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前往现场组织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 值得注意的是 , 此次专家组中也包含全区各地首批心理专家50余人 。
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钱英看来 , 这样的灾后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 她曾经参与“6·13”十堰燃气爆炸事故、武汉疫情等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 是北京大学危机干预课程负责人 。
事故发生的当下 , 家属可能会麻木、恐慌、封闭或不停地寻找、崩溃 , 直到接受与哀悼 , “这些所有反应都是正常的 。 ”钱英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尊重他 , (让他)用他的方式去处理就可以了 。 ”目前最重要的 , 是激活他们周围的支持系统 , 家人与朋友 , 陪伴他们一起度过 。
这也是马弘在20年前参与大连“5·7”空难后的心理干预时所做的 。 事故发生后 , 她曾陪着三个空乘人员的家属一周 , 照顾他们的生活 , 倾听他们说话 。 当孩子最终要与妈妈告别的时候 , 她陪着他放漂流瓶 , “让他把想给妈妈写的话放在里边 。 ”
马弘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 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后 , 她成为中国第一支灾后心理危机干预队的队员 , 此后参与了大连“5·7”空难、非典、汶川地震以及天津港爆炸等几乎所有国内大型灾难的心理危机干预 。
马弘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强调 , 在一场灾难发生后 , 除了专业的心理专家 , “其实所有参与、旁观的人 , 都是专业人员 。 ”在这个过程中 , 社会支持是尤为关键的 , 一方面 , 是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 , 另一方面 , 要解决最让家属着急的问题 , 例如传递准确真实的最新搜救信息 , 因此 , 媒体也是心理救援的主体 。
【以下是澎湃新闻与钱英、马弘的对话】
每个人处理哀伤的方式不一样
澎湃新闻:这次空难事故 , 您觉得哪些人群可能需要心理危机干预?
钱英:一般灾难的暴露有4种 , 第一种直接暴露的 , 经历这个事件的人 。 第二类是亲人伤残的 , (也就是)航班上工作人员、乘客的亲属 。 第三类间接暴露 , 咱们都算第三类 , 通过图片、新闻受各种影响 。 第四类 , 经常遇到这些事情的人群 。 这次空难事件的话 , 就是救援人员、消防、警察等工作人员 。 空乘人员其实也是高危人群 。
澎湃新闻:机上人员的亲属 , 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支持?
钱英:我们先了解他的心理状态 , 他们通常有4个心理状态 。 首先 , 可能还在麻木(状态) , 不知道该干啥 ,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 , 一定要协助他 。 比如说有些人恐慌得吃饭喝水顾不上了 , 给他弄吃的喝的;他现在啥也干不了 , 让他找到周围的亲戚朋友 , 陪伴他一块去度过 。
但是也有人的麻木是相反的 , 他好像很冷血 , 该上班上班 , 一点反应没有 , 但其实这两类都属于麻木的状态 。
我们不要去批评他说 , 你怎么这么冷血 , 它其实也是一种反应 , 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 周围的人要去理解他 , 让他去接纳自己的反应 , 不要自责 。
第二个状态就是 , 他们会不承认 , 不停地找 。 我曾经干预过一个(家属) , 半年(后) , 她(会)给老公手机打电话 , 觉得他活着 。 这叫否认 , 可能需要专业人员干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