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控这么久 , 这几天 , 我算了一下个人开销 。 我 , 没有养宠物 , 也有一份不太受疫情影响的工作 , 有固定收入 , 让我不会感到失业或没有钱用的恐慌 。
零食开销支出 , 算了下来 , 占了大头 。 比如:三次团购瑞士卷加芝士蛋糕 , 花了将近300块 。 平时我没有吃甜食的习惯 , 但看到小区团购群一次次开始团购各种甜品 , 我实在控制不住对甜食的向往 , 开始下手团购 。
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头 , 就收不住尾 。 每次团长在群里喊 , “芝士蛋糕、瑞士卷开团啦!还有人没有团!”的时候 , 我都毫不犹豫参与开团 。
可乐 , 购买了三次 , 还好每次买得不多 。 看大家都一箱一箱往家里搬可乐 , 我很怕自己也对可乐上瘾,于是我都分批次买 , 三次大概也买了15瓶左右 , 加上和邻居交换的7瓶 , 总共25瓶可乐 , 花费在150元左右 。
各种膨化食品 , 开销在400块左右 。 我好像对薯片、上好佳玉米片、奇多这类膨化食品 , 特别容易上瘾 。 封控在家40多天 , 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独处的状态 , 一个人采访、在电脑前码字 , 偶尔会和朋友们打电话 。 在独处看剧的时候 , 嘴巴总是试图咀嚼些什么 , 来分散一些压力和情绪不稳定的时刻 。
心理开支 , 600元 。 在封控中期 , 到了一个月的临界点 。 我给自己预约了一位较为有名的心理咨询师 。
长久以来 , 我好像一直处于焦虑、无措的状态 , 加上春节前我也被拉去隔离了14天 , 总共算下来 , 我有60天的时间都是一个人在一个固定空间里长期待着 , 全部社交都是靠线上维系 。
我急需一个情绪上的出口 。 于是在某一天 , 我实在忍不住 , 给自己预约了六月的心理咨询 , 我打算带着我的困惑去跟咨询师聊聊 , 也不知道这600块实际效果如何 , 但在显示“预约成功”后显然松了一口气 。
某宝上的各种夏装 , 花费将近300多 。 每件都很便宜 , 50、60块钱 , 看模特上身的照片实在太好看 , 忍不住在想自己解封后上身的样子 。 于是在夜晚 , 我个人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 , 一键下单 , 结算 。
梳理下来 , 我发现 , 产生这些消费的大部分时刻都是在我难以忍受一个人独处生活所面对的空虚时发生的 。 不得不承认 , 在吃到甜食的时候 , 大脑味觉能直接分泌出多巴胺 , 带给我短暂的快乐 , 但快乐消逝后 , 如何习惯一个人安静独处 , 才是我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
临睡前我不停的刷购物网站、刷手机、嘴上也不停地咀嚼零食 , 只是不想让自己安静下来 。 靠这些行为我以为可以避免独处时的百无聊赖 , 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 也许我不得不承认 , 与他人建立关系容易 , 反而与自己建立起自洽、稳定的关系难 。
我带着疑惑去向一位在上海的张爷爷请教 。
张爷爷今年83岁 , 自从我来到上海独自生活后 , 遇到生活上的难题时 , 我都会请教这位老先生 。 每次他用过来人的口吻开导我 , 对我非常受用 。
这次封控 , 他和家人以节省、降低消费欲望为乐 。 两个人的居家隔离生活 , 好像回归到特别朴实、平淡的状态 。 我问他们 , 怎么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 包括怎么调整心态独处?
他说他现在和老伴以“多睡觉少消耗”的方法来对抗各种欲望 。 他告诉了我以下五种方法:
——摆正心态 , 少消耗是指除了金钱上要控制消耗 , 其实也要控制情绪上的消耗;
——要明白大家都不容易;
——人生就是一件事一件事组成 , 高兴也好痛苦也好都会过去;
——这段时间多学一些知识和谋生的技能;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亚坤|亚坤夜读丨那幢透明的玻璃楼(有声)
- 欣姐|北大荒夜读|人生低潮时:多做事,少说话,早点睡
- 情绪|夜读|拒绝情绪内耗
- |北大荒夜读|叫醒自己,改变自己
- 魏文侯|夜读丨拥有这3种品质的人,值得深交
- |夜读|封控两个月,我练出了腹肌
- |夜读丨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寡思
- |夜读丨纵有三千烦恼,不如拈花一笑
- |疫情三年,我们应该明白!(年度好文)
- 田苗苗|北大荒夜读|看透不说透,看穿不拆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