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抗原阳性率变化】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生和复发与外源性接触性致敏原有密切关系 。斑贴试验是公认的检测接触性变应原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我们对1990~1997年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906例所做斑贴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 同时比较了抗原阳性率变化情况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文章插图
一、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1990年1月至1997年1月我科变态反应专业门诊确诊或怀疑为皮炎湿疹类的皮肤病患者 。
2.临床特点:906例皮炎湿疹类患者中 , 男200例 , 女706例 , 男女比为1∶3.53 。年龄2~86岁 , 其中21~60岁有800例(占88.3%) 。病史中提供的主要可疑病因:接触物394例次(43.5%) , 其中日常接触物256例次 , 工作中接触物138例次;其他因素有物理、饮食、药物、季节等 。职业:工人278例 , 干部257例 , 技术人员89例 , 职员57例 , 教师48例 , 服务业57例 , 其他120例 。病期1d至30年 。皮疹分布部位:头面颈482例(53.2%) , 手足222例(24.5%) , 四肢205例(22.6%) , 躯干133例(14.7%) , 泛发全身者46例(5.1%) , 肛阴部4例(0.4%) 。既往过敏史:有接触物过敏史193例(21.3%) , 饮食过敏史24例(2.7%) , 药物过敏史402例(44.4%) 。临床诊断:湿疹257例(28.4%) ,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235例(25.9%) , 过敏性皮炎222例(24.5%) , 脂溢性皮炎119例(13.1%) , 特应性皮炎46例(5.1%) , 面部复发性皮炎22例(2.4%) , 其他5例(0.6%) 。
二、方法
1.斑试抗原系采用我科研制的斑贴试验标准抗原系列 。按照常规操作 , 判断记录结果以斑贴试验后72h为准 。斑贴试验均在急性期后2周以上 , 并且未服用皮质类固醇及停用抗组织胺药48~72h后进行 。根据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的标准判读结果 。
表1 1989年9月至1991年12月与1992年1月至1997年1月斑试主要抗原阳性率变化
主要抗原1989年9月至1991年12月 (300例)1992年1月至1997年1月(606例)χ2p值对苯二胺67(22.3%)105(17.3%)3.70≈0.05硫酸镍46(15.3%)145(23.5%)8.23>0.05白降汞40(13.3%)95(15.4%)0.70>0.05橡胶混合物ⅱ37(12.3%)90(14.6%)0.88>0.05香料ⅱ31(10.3%)88(14.3%)2.79>0.05香料ⅰ25(8.3%)95(15.6%)8.91<0.01
2.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抗原阳性率的差异 。
三、结果
90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斑试显示有1项或1项以上抗原呈阳性反应者561例 , 总阳性率61.9% , 可疑阳性者未记入阳性结果 。抗原阳性率较高的前6位抗原依次为:硫酸镍189例(20.9%) , 对苯二胺170例(18.7%) , 白降汞135例(14.9%) , 香料ⅰ123例(13.6%) , 橡胶混合物ⅱ119例(13.1%) , 香料ⅱ117例(12.9%) 。
我们将以前(1989年9月至1991年12月)的结果[1]与1992年1月至1997年1月主要抗原阳性率进行比较 , 结果显示:对苯二胺阳性率下降(p≈0.05) , 而硫酸镍及香料ⅰ阳性率显著升高 , 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 p< 0.01) 。
四、讨论
我们采用斑贴筛选系列抗原对90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检测 , 结果发现对1项或1项以上抗原呈阳性反应者561例 , 总阳性率为61.9% 。此结果高于国外文献报道[2] , 而与国内另一些报道的阳性率基本相符[3] 。这说明 ,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 斑试总阳性率是不尽相同的 。此外 , 不同时期抗原阳性率往往也是变化的 。我们将以前报道过的斑贴试验抗原阳性率与后几年的结果进行比较 , 看出阳性率较高的前6位抗原种类相同 , 但其中对苯二胺阳性率有所下降 , 而硫酸镍、香料ⅰ的阳性率显著升高 ,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 。分析其变化原因可能为:①与过敏原的化学结构及性质有关 , 如对苯二胺属于强致敏原 , 患者接触后发病 , 皮肤炎症反应较重 , 病因明确 , 容易引起患者重视 , 利于预防 。②与环境中接触抗原的机会、接触部位范围有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的发展 , 含有金属镍的一些金属饰品 , 如项链、耳环、金属眼镜架、手表带、金属扣袢、钥匙链、bp机链等和一些工业日用品 , 人们接触越来越多 , 而且发病缓慢 , 皮肤损害比较局限 , 不易引起重视及预防 。香料阳性率增高也属这种情况 。③其他因素 , 如卫生宣教情况及医生对斑试病例的选择、斑试操作是否规范等都可能影响斑试阳性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水果及蔬菜接触性皮炎的观察
- 采白芷者的接触性皮炎调查
- 不同肤色人种皮肤对硫酸月桂酯钠引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反应差异的比较
- 豚鼠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及ICAM-1/LFA-1的表达
- 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
- 36例急性砷中毒皮炎的临床分析
- 吃药阳光皮炎
- 家庭主妇手部湿疹别忽视
- 摩擦湿疹总复发?可能是“护肤”不到位
- 防晒的早春需防过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