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性耳聋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和预防有哪些方面

【噪音性耳聋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和预防有哪些方面】 噪音对内耳的损伤主要有:(1)机械性损伤声波传入内耳,其强大流体发生涡流冲击蜗管,造成前庭膜破裂,内外淋巴液混合中毒,毛细胞坏死变性 。基底膜受震动后,网状层产生微孔,使内淋巴渗入,同样可引起钾离子过高,而致毛细胞坏死 。(2)血管收缩噪音刺激使耳蜗血管收缩,组织缺血坏死 。(3)代谢紊乱细胞出现无氧代谢,使蛋白质、脂类和葡萄糖原无法进行分解和合成 。

噪音性耳聋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和预防有哪些方面

文章插图
临床表现:早期仅有高音调耳鸣,间断性变为持续性 。初期耳聋是可逆的,隔离噪音后多能恢复 。早期损害听力在3khz~4khz非语言区,故自己觉察不出,逐渐累及两端6khz~8khz和2khz~1khz,可成为明显的不可逆性听力损伤 。持续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听力可持续下降,前10年损伤较快,以后则发展缓慢,并向低频处扩散,晚期可呈低平曲线或岛状听力,但很少全聋 。
噪音早期损害4khz的原因可能是:(1)耳蜗基底近前庭窗处,易遭受噪音侵袭,其血运亦较他处差;(2)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较强低频音的损伤;(3)不同频率声音使内淋巴流向不同方向,即低频音椎基底膜向蜗孔,而高频音则推向蜗窗,两者交界恰位于4khz基底膜处,接受张力最大,故首先遭受损伤;(4)外耳道共振频率在3khz~4khz,此声最强,破坏力亦最大,噪音达80db以上即可损伤耳蜗功能 。初次接触噪音有以下不适感受者,表示易遭受噪音损伤:①暴露噪音数小时即感头晕、头痛、耳痛、耳鸣和耳聋者;②出现周身不适,如疲倦、心情抑郁、失眠、心血管刺激反应(如心律不规则)、血压高、st段低平,以及血糖、胆固醇增高,肠胃蠕动加快,消化道溃疡等 。
预防防聋是劳保卫生工作重点,对噪音厂房应监测噪音强度,定期检查工人听力 。已有耳聋者,不要在噪音环境中工作 。应制定噪音防护标准,英美等国定为85db~100db,我国定为85db~90db 。凡厂矿噪音超过此限者,应改造厂房,采用隔离和消声设备;改造机器,减少噪音;个人配戴防护耳塞和头盔,或缩短暴露噪音时间等 。一般防护耳塞应能降低噪音40db以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