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双盲对照观察

钙泊三醇软膏(大力士)自1995年进入我国市场后,国内已有单用钙泊三醇软膏及联合去炎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报道[1,2] 。我们于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应用钙泊三醇软膏与安慰剂软膏对照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42例,初步报道如下 。

钙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双盲对照观察

文章插图

附表 钙泊三醇软膏与安慰剂软膏治疗银屑病各阶段pasi的评分比较
组 别例数疗前疗后2周疗后4周疗后6周疗后8周钙泊三醇组428.64±4.576.70±3.892.32±1.941.65±1.070.46±0.26安慰剂组428.84±4.258.31±4.677.84±4.296.32±3.946.32±3.94 t值-0.211.714.564.645.98 p值->0.05>0.05<0.01<0.01<0.01 一、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选择皮损分布较为对称的慢性斑块状住院及门诊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 。采用自身两侧双盲对照,随机分组 。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6.43岁 。病程10个月至28年,平均病程8.16年 。患者在近三个月内均无系统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史,半年内未用过维a酸治疗 。
方法:钙泊三醇软膏(浓度50μg / g ) 由丹麦利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安慰剂软膏由本单位制剂室提供,剂型与钙泊三醇软膏相同 。这两种制剂用同样包装盒分装,药盒上分别标记 ⅰ、ⅱ软膏,交专人保管并负责药物发放 。治疗前,首先填写观察表,由2位医师负责对患者的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按pasi评分标准评分,然后用抽签法确定左、右侧应用的制剂 。两种制剂均每日外涂皮损2次 。头面、腋下、腹股沟处禁用 。每周外用钙泊三醇软膏总量不超过100g,用药后每1~2周观察随访一次,并记录消退情况、pasi评分及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刺激反应,瘙痒等)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时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清钙浓度测定 。
疗效判断:按pasi 分值减少的百分率划为6个等级,即pasi分值降低>90%以上为极有效;降低70%~90%为显效;降低40%~69%为有效;降低20%~39%为轻度有效;降低<20%为无效 。pasi分值升高或因明显刺激而被迫停药者为恶化 。
统计学方法:42例治疗前后pasi分值比较用t检验 。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 。
二、 结果
42例自身之两侧分别应用钙泊三醇软膏(治疗侧)及安慰剂软膏(对照侧),治疗前后pasi 分值的变化见附表 。
两种制剂治疗前双侧皮损的面积和严重程度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故有可比性 。在治疗第2周时,双侧皮损的pasi分值t检验尚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治疗的第4、6、8周时,治疗侧pasi分值与对照侧对比经t检验,则均有显著性差异 。
钙泊三醇软膏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显效率达71.43%(30/42),无效2例(2/42),占4.76% 。安慰剂软膏有效率为16.67%(7/42) 。治疗侧与对照侧在治疗的第2、4、6、8周时其有效率经χ2检验(χ2值分别为2.84、4.87、6.91、8.49 ), 除第二周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 。钙泊三醇软膏治疗2周内有2例在原皮损处及其周围的皮肤发生红斑、瘙痒加重(其中1例放弃治疗),1例给予外用去炎松霜,3天后症状消失,继续用原来治疗至痊愈 。另外,治愈后有47.62%(20/42)的病例皮损处留下色素沉着 。
疗效评价:对钙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90%(38/42)患者满意,95%(40/42)医生满意 。而安慰剂治疗组,有2例发生新皮疹,患者对安慰剂治疗均不满意 。治疗前后经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钙测定均未见明显变化 。
三、讨论
研究已证明钙泊三醇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分化的作用,最明显的变化是表皮、真皮炎症浸润减轻,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它具有直接抗炎作用,治疗结果也证实了这种作用 。我们单独使用钙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取得了71.43%的显著改善,这与美国10个医疗中心247例患者随机分别用0.005%钙泊三醇软膏及赋形剂对照观察结果相接近[3],证明该药是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较好药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