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茶饮料不含茶多酚含量

盛夏已至,市场上各类茶饮料也进入旺销季节 。由于现时我国对茶饮料尚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标准,茶饮市场在热闹背后却存在不少隐忧,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在售的茶饮料两成都不符合标准,有的根本不含茶 。

部分茶饮料不含茶多酚含量

文章插图
【部分茶饮料不含茶多酚含量】 采访人员昨日获悉,目前,茶饮料国家标准内部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并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新国标今年底有望出台 。根据该新标准意见稿,今后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必须≥300mg/kg,否则只能称之为“茶味饮料”;果汁茶饮料的果汁含量需≥5.0%,未达标者只能称为“果味茶饮料”,并要求将含量明确标注 。
两成茶饮料不符合标准
在近几年的国内饮料市场中,茶饮料的发展令人瞩目 。从1997年至今,我国茶饮料产量由不足10万吨发展到约300万吨,9年增长30倍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亚利曾表示,该协会通过对企业的抽样调查发现,抽样企业中约有28%的企业生产茶饮料,全国饮料“十强”企业茶饮料产量的年增幅接近40% 。
茶饮料市场热闹非凡,同时也因为目前尚没有国家标准而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 。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些生产厂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茶饮料不含茶的健康成分——茶多酚,茶饮料仅仅是由香精、糖精和水勾兑而成 。据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品牌茶饮料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售的茶饮料两成都不符合标准,有的根本不含茶,完全就是借茶“作秀” 。
茶饮料分三类
采访人员昨日从这份茶饮料国家标准意见稿中看到,茶饮料包括有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其中调味茶饮料里又包括有果汁茶饮和果味茶饮、奶茶饮和奶味茶饮、碳酸茶饮 。
根据茶饮料的定义: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保持原茶汁应有的风味的液体饮料,可添加少量的食糖和甜味剂 。不过,采访人员走访市场时发现,很多品牌的茶饮料配料表里,食糖和甜味剂的量却不少,而且成分除了食糖和甜味剂,还有其它的添加剂 。如康师傅一款柠檬口味茶饮品,配料表中的成分包括有“纯净水,白砂糖,柠檬酸,红茶粉,精制盐,维生素c,焦糖色,食用香精” 。据广州市食品协会会长陈泽钧介绍,柠檬酸属于酸味剂,饮料中添加该成分可增加酸味,柠檬酸钠属于防腐剂,对食品具有保鲜作用 。
采访人员还发现,现时很多茶饮料都没有明确标示其属于哪一种茶饮料,大多以“茶饮品”、“茶饮料”一词笼统称之 。可口可乐茶研工坊则比较明确地标示自己,属于调味茶系列 。
新标规定
茶多酚含量≥300mg/kg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茶饮料新标准意见稿,“茶多酚”含量将是判别茶饮料的重要指标 。采访人员从新标准意见稿中看到,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其它茶的茶饮料里,要求茶多酚的含量须≥300mg/kg,其中对绿茶的规定最高,茶多酚含量须≥500mg/kg,对于调味茶饮料里所含的茶多酚含量,则相对规定低些,如对碳酸类茶饮料,仅要求茶多酚≥100mg/kg 。不过目前很多茶饮料产品身上,都没有标注其中所含“茶多酚”的含量 。
“咖啡因”指标也是判别各类茶饮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新标准意见稿,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其它茶的茶饮料里,咖啡因含量须≥40mg/kg,其中对绿茶茶饮规定较高,要求达到≥60mg/kg 。该新标准还规定,若茶饮料中咖啡因含量≥300mg/kg,应在产品标签上标识咖啡因含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