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难以控制的不恰当情绪……( 三 )


|心理咨询:难以控制的不恰当情绪……
本文图片

以上是艾里斯在1962年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通常会导致各种各样神经症状的11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 。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他进一步把这些主要的不合理信念归并为3大类 , 即: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和糟糕至极 。
一是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 , 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 。 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 。 例如 , “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 。
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 , 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 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 对于某个人来说 , 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 , 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 。
因此 , 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 , 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 , 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 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 。 用艾利斯的话来说 , 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 。 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 , 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 例如 , 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 , 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
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 。 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 , 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 , 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 。 我们应该认识到 , “金无足赤 , 人无完人” ,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 , 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 。 例如 , “我没考上大学 , 一切都完了” , “我没当上处长 , 不会有前途了 。 ”
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 , 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 , 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 , 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 。 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 , 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 , 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 , 而一蹶不振 。
因此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 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 , 要想避免情绪失调 , 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 , 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 , 如有 , 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
未经察觉和矫正的不合理信念 , 会导致我们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 , 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