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人释读太极拳|太极拳走劲的点、线、面

【传人释读太极拳|太极拳走劲的点、线、面】
传人释读太极拳|太极拳走劲的点、线、面
文章图片
传人释读太极拳|太极拳走劲的点、线、面

太极拳的走劲 , 是“人刚我柔 , 人背我顺”和“粘黏连随 , 不丢不顶” , 注重顺水推舟的顺劲、柔劲 , 忌硬劲、顶抗 。 太极拳的走劲分盘架子和推手两种表现形式 , “粘黏连随 , 不丢不顶”是推手运用原则 。 在盘架子时 , 走劲的表达是运动轨迹的点、线、面构建 , 是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劲的表达与结合 。
盘架子的“点” , 和传统武术的“七星”(头、手、肩、肘、胯、膝、脚)打法的概念 , 密切相关 。 “七星”这七个点 , 既是攻的点 , 又是防的点 。 如果非要加以区别 , 那就是太极拳的这个“点”是活点 , 随着动作转换 , 这个“点”是变化的 。 比如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 , 起手抱球左手手腕外掤滚按 , 点在左臂外侧;随后右臂掤起 , 点转到右小臂靠近手腕的位置上;掤到手臂似直非直时 , 两臂向右阴阳转换 , 运动轨迹由右转左 , 这时的点转到左小臂外侧 , 随着坐胯转腰向左后捋;再往下走挤劲 , 此时点由左臂转到右臂 , 变成左右肘两个点往前挤出;右弓步形成后 , 两臂略外分上掤后坐 , 两个点从两肘转到小臂外侧 , 在转到两掌根向前按出 。
上述是描绘“七星”的攻防“点” , 是显性可见的 。 走劲的另一轨迹是隐性的 , 即劲由脚跟起 , 随着动作转换 , 在膝、胯、腰、背、肩、肘、手之间转换 。 这两个走劲轨迹的一显一隐 , 就是所谓的“上下一条线 , 全凭两手转” 。
点的运行 , 连接形成线 , 线的轨迹就成为“面” , 面就是常说的手、肘、肩“三关”三道门攻防的空间构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