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 应对职场“更年期”的四大心理问题( 二 )


心理解析
“倚老卖老”是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资历而产生的一种自负心理 。在面对重复性的工作时,有经验确实可以使当事人尽快掌握状况,从而达到有效率地完成工作的目的,所以,很多单位都喜欢在招聘时聘用一些经验的工作人员 。而且经验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自信,过去小成就的累积,使得人们在面对一些新的事物时,不会产生恐慌 。
健康心理之道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职场中年人不是如此运用“经验”与“资历”的,他们往往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否则就感觉到大丢面子 。他们认为理应得到公司的优待和尊重,那些刚来公司的同事应该对自己礼让三分 。人到中年后,对新事物、新理念的的冲击和身边年轻力量的成长,有时是几分欢乐几分忧 。所以,中年人必须认识自己情绪的来源,才能够较好地处理和把握自己的情绪 。
如果职场“老人”主动与职场“新人”沟通磨合,这不仅能给对方留下平易近人的好印象,自己也能很快地融入他们的精神团队,认识到自己所失欠东西,如果不能主动地与“新一辈”接洽交流,就等于把自己推入了落伍的旋涡 。职场中年人应用倾听的姿势、开放在态度、放松的心情表达出一种坦荡的、真诚的接纳他人的意愿和风度,在永远让自己尊严地站立的同时,与周围保持平等、接纳和信任 。
挫折阴影,占据心灵空间
典型事例:王先生没有想到,老天赐予他不惑之年的礼物竟是单位的突然破产 。厂里懂点技术的领导不是跳到别的单位就是自己创业去了,而像王先生这样的普通管理者却在一夜之间成了“三无人员”
托了无数人情的王先生终于在某事业单位谋了份差事,不过他的企业编制却无法在一时间改变,他成了外聘人员.40岁的王先生,第一次有了寄人篱下的感觉 。没有正式编制,他不但工资奖金跟人家差一大截,连身份也似乎低人一等 。他再也无法体会到当年在单位受人尊重的感觉:以前对他来说只是摆设的电脑,现在却成了每天陪伴他的工作伙伴 。怎样建立文档、怎样上网……人到中年,学习能力降低,有时候重复问上两三遍,同事的脸上会露出不屑及厌烦的表情 。他只能将这一切白眼都忍耐下来,可是心里却总像堵着块石头一样憋闷:他开始害怕遇到朋友,尤其是正值意气风发的朋友,于是,他想尽办法推脱一切聚会,他变得沉默、孤僻并且脾气急躁 。
心理解祈
进入职场中年期能人,即使身体上没有病,但在心理上却总有些力不从心之感 。变化的环境,紧张莫测能的人际关系,都容易使人产生郁郁寡欢、焦躁不安的感觉 。中年的社会角色本来就复杂多样,如果此时遇到一些难以预料之事,心理活动就会变得复杂 。如果总有一些往事不堪回首,总有一些念头挥之不去,总有一些情绪无法释怀,那么,我们心中的阴影就会越来越长久地占据心灵的空间 。
健康心理之道
中年人士在职场遭遇“挫折”或“瓶颈”时,首先要接纳这个事实,要学会与性格、爱好、脾气、气质不同的人相处,学会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在新环境中,增进对周围人的了解,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多给别人尊重与信任,才能减少或避免各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预防心理疾病可以归纳为“人活一生快乐为先”这一主题 。一个人无论财富多寡,年龄大小不一,都有权利而且应该选择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把每天都当做特别的日子,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回忆中或梦溪笔想中,“快乐人生”才能体现生活的高质量 。一位智都说过,人的心就像一个大口袋,装得少一点是心灵,装得太多就是心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