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说营养健康|清朝那些事之第三任CEO福临(顺治)( 三 )


福临极为重视与蒙古、西藏等边疆民族的联系 。 他深悉蒙古西藏笃信喇嘛教 , “惟喇嘛之言是听” , 因而奉行自皇太极以来宠幸喇嘛的政策 。 顺治初年多尔衮摄政时曾遣官往请五世达赖喇嘛赴京 , 达赖应允辰年即顺治九年(1652)前来 。 福临亲政后遣官再请 , 同时特于北京建西黄寺一座 , 预为达赖到京下榻之用 。 五世达赖奉召即率三千喇嘛浩荡前来 , 福临准备亲自离京赴边外迎接 , 以示优隆 , 由于大学士陈之遴、洪承畴等谏阻 , 才改派大臣往迎 。 十二月达赖到京“进献马匹方物” , 福临特于南苑接见 , “赐坐 , 赐宴” 。 十年正月又宴赏于太和殿 , 同时命诸王“依次设宴”达赖一行 。
二月 , 达赖因水土不服辞行 , 福临再次宴赏于太和殿 , 命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于清河饯行 , 命和硕承泽亲王硕塞等率八旗官兵护送返藏 。 四月遣官赍金册金印赐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
吸取明王朝灭亡教训 , 澄清吏治 , 是福临亲政期间考虑最多、也最伤脑筋的问题 。 他推行甄别之法 , 擢优汰劣 , 要求各地督抚对所属官员“严加甄别 , 有德有才兼通文义者著保奏” , “不堪为民牧者立行参劾 , 不得姑留地方害民 , 不行纠参即为溺职 , 事发一并治罪” 。
为得到真才 , 福临亲自动手选拔官员 。 十年三月 , 他谕内三院:翰林院官员“必品行端方、文章卓越方为称职” 。 为此他要“亲加考试 , 先阅其文 , 后观其品 , 再考其存心持己之实据 , 务求真才” 。 显见 , 他把才放在第一位 。 次月 , 他便将经过考试的各官“御笔亲定去留” 。 有时他将随时发现的人才越级提升 。 一日他微行入翰林院 , 见庶常胡兆龙独自学习清书(满文) , 他当即传旨“超升学士三级为侍读” 。 顺治十年三月 , 他采纳吏科给事中魏象枢的建议 , 实行京察“大计” , 即对各地官员普遍进行考核 。 这次大计中共有九百六十九名官员受到了革职、降调、致仕的处理 。 从此三年一大计 , 定为制度 。 这年四月 , 他谕吏部:“京官殿最亦当察核” 。 这是考核在京官员的京察 , 从此也按期举行 , 成为制度 。
他加强对内外官员的监督 , 尤为重视都察院和御史的作用 。 他以“都察院为朝廷耳目官” , 一再申饬:“上自诸王下至诸臣 , 孰为忠勤 , 孰为不忠勤 , 及内外官员之勤惰 , 各衙门政事之修废 , 皆令尽言” , “分别参奏” 。 与此同时 , 还向各地派出大量御史 , 作为皇帝的“耳目”以“简任巡方” , “察吏安民” 。 他还下令满汉官员互参 , 即互相监督 , “如汉官玩误 , 满官据实奏闻;如满官执延 , 汉官亦据实奏闻” 。
福临加强对官员的控制 , 不许结党结社 , 不许太监预政 。 他有惩于明末士人结党、太监干政的祸国 , 多次严令“内外大小官员 , 各宜恪守职掌 , 不许投拜门生 。 如有犯者即以悖旨论罪” 。 严厉惩处“贿买关节 , 紊乱科场”的考试作弊行为 , 屡兴科场狱案 。
福临认为“治国安民首先严惩贪官” 。 他对贪官深恶痛绝 , 惩处贪官成了他清澄吏治的重要一环 。 他严惩了一些贪官 , 如首先迎降的恭顺侯、漕运总督吴维华 , 以贪一万余两 , 虽因有功免死 , 却“革职 , 永不叙用 , 赃追入官” 。
顺天巡按顾仁悖旨贪婪 , 索取贿赂 , 陷害无辜 , 造成受害人冤抑难申 , 刎颈叩阍这一轰动一时的大事件来 。 此事对福临震动很大 , 他除了杀掉顾仁并处罚一应干连人等外 , 下令:“贪官蠹国害民 , 最为可恨” 。 “嗣后内外大小官员凡受赃至十两以上者 , 俱籍其家产入官 。 ”立法不为不苛刻 , 但仍然止不住贪官恣肆 。 十四年七月福临很赏识的原巡按御史刘嗣美因“监守自盗”被流放 。 十五年十一月江南按察使卢慎言“贪赃数万”被处极刑 。 面对“贪习犹未尽改”的现实 , 福临愈加恼火 , 他下令:“今后贪官赃至十两者 , 免其籍没 , 责四十板流徙席北地方 。 ”“衙役犯赃一两以上者流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