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说营养健康|清朝那些事之第三任CEO福临(顺治)( 四 )
福临在稳定社会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 。 清入关之初 , 虽然公布以明朝会计录征收赋税 , 但战乱之后 , 地荒丁逃 , 赋无所出 。 再由于连年用兵 , 国库耗支巨大 , 已入不敷出 。 福临亲政时各直省钱粮缺额已至四百余万两 , “赋亏饷诎” , 出现严重的财政困难 。 福临深知“兵饥则叛 , 民穷则盗”的道理 。 为稳定好社会经济 , 他采取了一些措施 , 比较突出的有鼓励垦荒等政策 。
福临对汉人官员的信任政策 , 确实反映了他的勇气与魄力 , 但他始终也未改变满清“首崇满洲”的既定国策 。
福临有胸怀大志富于进取的气质 , 又存在着浮躁易怒、任性放纵的顽症 。 顺治八年二月皇太后告诫皇帝的谕中有“惩忿戒嬉” , 这是母知其子 , 可谓说到了病根 。
后来和尚木陈忞说他“龙性难撄” , 茚溪森说他“生平性躁” , 看法都是一致的 。 本来从努尔哈赤开始 , 清廷的规矩是宫女不以汉人充当 。 但在太监的影响下 , 福临追求声色 , 耽于逸乐 , 选收汉人宫女 。 顺治十二年竟派内监赴江南采买女子 , 弄得大江南北人情惶骇 , 为避免灾祸临头 , 纷纷嫁女而“喧阗道路” 。 七月兵科右给事中季开生特上疏谏阻 。 福临览奏非常气愤 , 他强辩说根本无买女子之事 , 于是将其革职 , 流放尚阳堡 。
福临亲政初期即认识了天主教耶稣会士汤若望 。 汤若望(1592—1666) , 德意志人 。 明万历末年来华传教 。 福临亲政后 , 汤若望的地位迅速提高 , 十年三月赐名“通玄教师” , 十二年授为通政使 , 十五年诰封光禄大夫 , 秩为正一品 。 在频频的接触中 , 福临深为汤若望渊博的学识与高尚的品德所折服 , 对各种知识都感兴趣而又好学的福临 , 向汤若望请教有关天文历算、社会人生等各种问题 , 他总是以获得新鲜的知识而感到惬意 , 并愈加尊敬汤若望 。 他下令汤若望见他时免除跪拜 , 并屡加厚赐 。 福临常常召汤若望至宫中 , 往往谈至深夜 , 最后“命四位或六位青年贵胄护送他到家” , 并一再嘱咐其小心护送 。 福临还多次亲临汤若望住宅 , “作较长之晤谈” , 仅顺治十三、十四两年间就达二十四次 。 汤若望在考察了当时的情况后说“皇帝亲到民宅 , 这是非常稀少的事件” 。 除此之外 , 这两年间福临“仅有一次出宫拜访一位皇叔于其府邸之中” 。
福临是从顺治十四年开始接触和尚 , 并立即被其包围 , 成为佛教信徒 。 这年深秋 , 福临驾幸南海子 , 在太监的怂恿下幸海会寺 , 见到了临济宗龙池派和尚憨璞性聪 , 与语甚觉投契 , 因对佛教产生了兴趣 , 遂于十月四日于南苑万善殿召见憨璞 , 以后又不断召见 , 详细询问佛教界的耆旧 。
孝献皇后 , 世称董鄂妃 , 内大臣鄂硕之女 , 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 , 仅一月有余 , 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 , 晋封她为皇贵妃 。 这样的升迁速度 , 历史上十分罕见 。 十二月初六日 , 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 , 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 。 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上 , 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 , 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 , 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香消玉殒 , 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 , 年仅22岁 。
福临死后 , 麻勒吉及侍卫贾卜嘉二人“捧诏奏知皇太后 , 即宣示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侍卫等” 。 遗诏立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 , 继帝位 , 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人群染发对身体有伤害吗?不妨直说:这几类人群可能不适合染发
- 地锅|【人间章回】难忘地锅岁月|散文 徐善义
- 阿富汗与不同国家商业体系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直发 为什么说直发是纯欲天花板?那些直发女神都有什么发型秘诀呢?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会偷三种懒,享尽一生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