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智氪|李佳琦带货的华熙生物,为什么不值得买?( 三 )
在技术取向上 , 玻尿酸作为一种大型黏多糖物质 , 低分子量的寡聚玻尿酸和高分子量的玻尿酸较难实现量产 。 由于二者具有较强的医疗、医美功能性 , 再叠加技术溢价 , 故而附加值极高 。
因此 , 华熙的第一重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 , 自主研发的酶切法路径上 , 可以商业化量产高附加值的寡聚玻尿酸和高分子量玻尿酸 。
自主研发的酶切法不仅解决了能不能的问题 , 而且相比于传统路径 , 效率更高 , 反应条件也更温和 , 污染更低 。 尤其在杂质控制上 , 华熙的玻尿酸原料药高于日本和欧洲药典的要求 , 品质相当出众 。
再来看华熙在技术上的的第二重优势 , 通过细菌发酵制备玻尿酸 , 相比传统的提取法成本更低 , 产量更大 。 再与酶切法配合 , 质量也更加稳定 。
华熙在技术上的第三重优势 , 则是通过交联技术平台 , 稳定玻尿酸的分子结构 , 可以让其产品在体内存留的更久 , 单次使用的周期更长 , 尤其在注射等方式上 , 更具优势 。
由于玻尿酸原料药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 华熙的玻尿酸原料药不仅通过技术优势 , 表现出了极强的产品力 , 而且产能上的优势也巩固了它的行业地位 。
虽然玻尿酸原料药的增长在近年来总体保持强劲 , 但是下游需求在结构上的分化依然值得关注 。
在格局上 , 化妆品级与食品级玻尿酸占据主导地位 , 医用级玻尿酸的占比非常低 。 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 , 2019年医用级玻尿酸的全球市场份额仅4% 。
华熙的玻尿酸原料药在不同品类上的占比亦与当下行业的趋势与格局类似 , 根据2018年的详细数据 , 化妆品级的占比超过了50% , 医用级(滴眼级+注射级)的占比约34% , 食品级的占比约11% 。
华熙注射级玻尿酸原料药在2018年开始提速 , 强劲的医美需求是主要原因之一 。 虽然之后再无详细数据披露 , 但是在医美的好需求下 , 预计还将保持强势增长 , 由此构建原料端结构上的优势 。
总的来看 , 华熙的玻尿酸原料药在现有产能下 , 总体增长稳健 , 2020年该业务的负增长主要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
之后 , 随着收购与自建产能的释放 , 叠加食品级玻尿酸在国内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带来的需求释放 , 预计该业务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
医疗终端业务:医美产品是最大亮点
华熙的医疗终端业务也是围绕玻尿酸展开 , 其主要产品包含了医美用品 , 和骨科、眼科等临床用品 。
在收入贡献上 , 根据2018年的详细财务数据 , 医美产品是大头 , 在医疗终端业务内的收入占比高达78% 。 而华熙的医美产品则主要包括了注射类玻尿酸填充剂、水光针和面膜 。
图4: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结构 资料来源:wind , 36氪整理
虽然 , 骨科、眼科等临床医疗产品的增速颇高 , 但主要还是低基数的缘故 。 从总得需求强度来看 , 临床医疗玻尿酸产品的需求相对稳定 , 而在近年来的医美热潮下 , 华熙的医美产品即便基数已经上来了 , 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
关于医美在国内长期好需求的逻辑无须赘述 , 在趋势上注射类的轻医美更受欢迎 。 而在注射类医美的市场结构中 , 根据新氧数据 , 2019年时玻尿酸产品的占比高达67% 。
增长方面 , 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 , 到2024年我国注射类玻尿酸填充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 , 2020-2024年间的CAGR则高达25% 。
因此 , 华熙的润百颜、润致等注射类玻尿酸医美产品正好站在一条高增长的赛道上 , 未来几年的业绩似乎无需担心 , 而注射类玻尿酸产品在定位上的分化却更值得关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兰蔻好张馨予晒的“续命”面霜,价格便宜不输大牌,李佳琦:比兰蔻好用
- 眼霜 屈臣氏一“平价”眼霜,却因价低受到轻视,李佳琦一晒就抢光了
- 红薯 最近金晨随手晒的一款平价洁面皂,李佳琦也多次力荐,痘痘黑头全没了!
- 原料发挥第四代生物活性化妆品优势,拾妆护肤品沉下心做产品
- 原料精准护肤才是王道,拾妆vogcute帮助求美者“化繁为简”
- 原料护肤成分辅酶Q10,究竟有多神奇Binking告诉你?
- 欧莱雅 21年“空瓶”好物排行榜:OLAY成榜首,李佳琪欧莱雅不受“待见”
- 原料品牌又一项“成本”增加了!
- 口红 当口红不再流行:柜姐工资打5折,李佳琦直播间口红含量低于1%
- 李佳琦 ?居家健身减肥,买划船机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