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理论敷熨|预防尿毒症除了降肌酐,医生:这4项指标稳住,肾功能更有保障


经络穴位理论敷熨|预防尿毒症除了降肌酐,医生:这4项指标稳住,肾功能更有保障
文章图片
经络穴位理论敷熨|预防尿毒症除了降肌酐,医生:这4项指标稳住,肾功能更有保障
文章图片

肾脏病要降低尿毒症的风险 , 必须要时刻关注血液内毒素水平的高度 。 减轻血液内毒素对肾脏的负担 , 进而保护剩余的肾功能发挥作用是预防尿毒症的关键 。 其中血肌酐作为毒素物质之一 , 是比较直接反映体内毒素水平及肾功能情况的一项指标 。 因此在防治尿毒症的过程中 , 要关注肌酐值的变化 。
除了肌酐值 , 还有包括肌酐的兄弟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 。
但肌酐升高也仅是反映出了肾功能的一面 , 而要延缓肾功能衰竭向着终末期发展 , 肾脏反应其他功能的一些指标也必须要重视 。 除了排毒功能 , 还要尽可能保护好肾脏其他的作用和功能 , 才能维持病情更长久的稳定 。
肾病3期后 , 除了血肌酐 , 这四项指标稳定住 , 对降低尿毒症风险 ,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保障 。

  • 电解质水平——血钾、钙磷稳定
肾脏在体内发挥的三大作用中包括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 由于肾脏的代偿性 , 往往电解质紊乱不会在肾病早期出现 , 而发生在肾功能不全之后 。 电解质的紊乱会扰乱体内血液的正常流通及血液物质的代谢情况 。 典型的就是血钾蓄积引发高血钾症、血磷钙紊乱主要表现为磷高钙低 , 引发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 易诱发肾性骨、骨质疏松等情况 。
尤其对于老年肾病患者风险更大 , 而对于年轻的肾友们来说 , 严重的影响到生活质量 。
而且电解质的紊乱也会造成肾小球、肾小管的持续性损伤 , 加剧病情的恶化 。
因此对于电解质水平 , 肾病早期以防为主 , 中后期以防治为主 。
调节电解质的平衡 , 预防方面是加强肾功能的稳定 。 减轻肾脏细胞的坏死 , 保证肾脏血氧的供应 , 进而保护肾脏排钾、排磷工作的正常运转 。 治疗方面目前有一些强效排钾、补钙、稳磷药物 , 积极防治完全可以稳定住 。
电解质的稳定对降低肌酐也有积极作用 。 但有些患者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 发现时已经很严重 , 也是导致尿毒症的诱因之一 。
  • 肾脏动脉压力——血压水平
肾脏是血流量非常大的器官 , 保持良好的血流供应 , 是保护肾细胞存活的基础 。 肾脏动脉起到调节血血液的根本作用 。 而血压水平是影响肾脏血液流通的关键因素 。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 , 由于体内水钠代谢的紊乱 , 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失衡 , 导致肾性高血压 。 对肾动脉造成压力 。
肾动脉压大 , 肾细胞血氧供氧不足非常致命 。 因此在防治尿毒症进程中 , 必须重视肾脏内压及全身系统性血压的稳定 。
稳定血压水平 , 目前坚持服药降压药不难控制 , 适合肾病3期以后服用的药物包括地平类、沙坦、普利类、洛尔类、噻嗪类等降压的主力军 , 对于严重性高血压可以联合应用 。 同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 , 监测血压以防复发 。
这里说多一句 , 血压长期稳定对降低尿毒症风险显著 , 反复比升高对肾更不利 。 所以用药方面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 , 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 肾脏造成能力——血红蛋白
肾脏病发展到中后期 , 部分肾友需要输血是为什么?主要是肾脏的损伤导致造血能力下降 , 通常血常规可以看到一项指标——血红蛋白下降 , 就是肾脏刺激脊髓造血减少 , 同时生成血液原来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起肾性贫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