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艾堂|末伏10天:2忌、2宜、2诀,帮你祛寒湿,健脾胃,补阳气( 三 )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 , 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 , 需要用肝来代谢 , 肝反而受累 , 得不偿失 。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 , 醋要老的 。 泡姜的醋 , 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 , 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 , 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 , 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 , 多年生草本植物 , 一年生栽培作物 。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 , 属白姜 , 排姜类型 。 鲜姜呈黄色 , 姜块成佛手状 , 瓣粗肥厚 。 饱满 , 色白鲜嫩汁多 , 味辣而不呛口 。 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 , 汁多渣少 , 肉质脆嫩 , 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
一开始在喉咙这里 , 有一股热乎劲儿 , 慢慢顺到胃里 , 暖暖的 , 特别舒服 , 湿热质的我 , 吃了三天 , 也没有感觉到上火的迹象 , 醋的收敛功效果然厉害 。
吃姜的量要控制 。 路老特别提示 , 吃姜的量很重要 , “吃几片就能达到帮助消化、补益肝脏的功能 , 不要吃太多 。 姜性温 , 如果吃得过多会刺激胃壁 , 增加胃热 , 效果就相反了 。 ”
二宜
1、宜护脾胃
立秋到处暑 , 还在“长夏” , 末伏时节 , 还处于长夏 , 此时 , 脾胃健康 , 十分重要 。 《脾胃论》里说:“脾主长夏 , 足太阴阳明主治……病在脾 , 愈在秋 , 秋不愈 , 甚于春 , 春不死 , 持于夏 , 起于长夏 。 ”
这是脾胃病发病的一个规律 , 自古有 , “内伤脾胃 , 百病由生”一说 。
虽然是末伏 , 气温依旧很高 , 多数人往往不喜欢出门 。 在室内吹着空调 , 长时间的冷气侵袭会使体内水湿粘腻 , 更会影响器官活跃 , 使脾胃无法正常运化水湿 , 最后停留在体内形成湿邪 。
晚上气温降低 , 大部分年轻人出没在各大街道 , 吹了一天空调 , 晚上再出来吃油腻冰冷食物 , 甚至还大肆喝酒 , 酒助湿邪 , 喝酒会加重湿气 。
湿气在“六邪”中是最为难缠的 , 湿邪不去 , 吃再多的补品都没用 。 从中医角度来讲 , 湿气容易伤脾胃 , 主要表现为胃胀 , 没有饥饿感 , 食欲下降等 。 胃不好 , 难长寿 , 所以 , 在末伏时节 , 一定要养护好脾胃 , 少生病 , 促长寿!
在这个阶段 , 饮食宜以健脾祛湿、益胃生津为主 , 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降暑祛热 , 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 , 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
脾胃较弱的老年朋友 , 不妨多吃点山药、丝瓜、冬瓜、茄子等 。 老年朋友不妨在家熬些南瓜百合粥、银耳百合红枣粥、茯苓、芡实莲子粥等有滋阴温润效果的粥来食用 。
当然吃醋泡姜健脾胃也是不错的选择 。
2、宜秋冻
进入末伏 , 早晚温差还是有点大 。 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 , 中午应该防暑 , 早晚应该抗寒 。
所以 , 我们应该未雨绸缪 , 注意加强御寒锻炼 , 提高抗寒能力 , 以便在强冷空气突然到来时 , 也能适应气候环境 , 避免由于气象原因诱发或加重感冒等症状 。
民间有一种说法:春捂秋冻 , 不生杂病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立秋之后 , 要学会“薄衣御寒” , 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马添衣加裤 , 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 应该尽可能地晚一点增加衣物 , 甚至能穿短袖就尽量不要穿长袖 , 能穿单衣就尽量不加外套 。
民谚也有“二八月 , 乱穿衣”的说法 , 说的是穿衣感受 , 从保健意义上说 , 应该是“二月多穿衣 , 八月少穿衣” 。
不过 , 凡事都应有个限度 , 春捂秋冻也不能过头 。 到了深秋时节 , 气温很低 , 仍然穿得很单薄 , 就没道理了 , 一味秋冻反而会致病 。 对于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 , 春捂秋冻更应慎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下巴伊人小课堂 | 护肤:人人都有的“面霜”,怎么用才有效?
- 中国的8个人间天堂,在渐渐消逝
- 大礼堂3月28日,最青春靓丽莫若“广科师”
- 品牌资生堂干不过平价国货:Za、泊美被抛弃,90后学生党也老了
- 物质伊人小课堂 | 护肤:相较于普通清洁产品,氨基酸洁面的优势是什么
- 时代瑷偲特护肤讲堂 | 视觉时代,你的年龄和肌龄相符吗?
- 智商护肤小课堂|冻干粉都是智商税?
- 提拉资生堂悦薇精华液怎么样?
- 护肤品悦薇颈霜,资生堂系列里唯一一款针对颈部皮肤护理的护肤品怎么用效果最好
- 护发伊人小课堂 | 护发:护发小技巧,教你摆脱干枯毛躁的“鸡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