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涣散初期,很容易拯救,更何况得到壮马 。初爻,还有壮马,都是“立马”、“快速”的隐喻,言尽早、尽快拯救为吉 。
拯,拯救 。“用拯马壮”为“马壮用拯”的倒句,与明夷六二“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同 。明夷九二言逃难中大腿受伤而无法逃跑,若有壮马则能快速逃难,因此而吉 。同理,此处的吉并非有所获得或成就的吉,而是能够化险为夷,平安逃难的吉 。
【涣卦 周易第59卦:风水涣巽上坎下】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
涣散逃到一个可以倚身安歇的地方,不再后悔 。
机为几的俗字,古人休息时拿来依靠的东西 。引申为凭借,凭借以休息 。隐喻为依靠、安歇 。
帛书作“涣贲其阶” 。贲为饰,通鼖,也有大的意思 。“涣奔其机”亦可作“奂贲其几”,奂为大美,奂贲是大美中的大美 。或者意指将“几”装饰得很美丽的样子 。
六三:涣其躬,无悔 。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
自己逃难,无悔 。
初六到六三下三爻都处于危险之中,三爻只有六三与上卦巽木的上九相应,所以是唯一有能力取得外援以逃离危险者 。涣其躬,散自身之危难 。躬,自身 。
“涣其躬”也可作“奂其躬”,通“焕其躬”,大美其自身,让自己光鲜亮丽的意思 。
六四:涣其群,元吉 。涣有丘,匪夷所思 。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
解散其群众,大吉 。逃离到山丘,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 。
“涣其群”也可作“奂其群”,大其群的意思 。拥有的群众众多,所以为吉 。“涣有丘”通“涣于丘”,逃离至山丘 。
涣卦讲的是乘舟济险之事,丘为高地可避水之患 。前言“涣其群”,言水患或灾难之来,实时解散群众让大家获得平安 。后言“涣于丘”为群众成功逃难到高地上 。
“涣有丘匪夷所思”,传统解释非常分岐 。一、要救济的困难如山丘,不是平常人所能够想得到的 。丘与夷都是双关语,山丘喻困难,夷是指平地,比喻简单 。两句意思为,大有为者所能够做的功业之大,以平常人的心胸、思维是无法理解的 。二、依王弼,作“涣,有丘匪夷,所思”,内心所思考的是仍有山丘没有铲平,忧心仍然有困难未平 。丘喻指困难,匪夷即未平,夷为铲平 。三、朋党散去之后又重聚为一大群,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 。朱熹将前言“涣其群”解释为散去朋党,“涣有丘”为朋党聚而成丘 。四、依程颐,为天下涣散,众人离散之后,又能重新群聚,这般功业,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 。
九五:涣其汗,大号,涣王居,无咎 。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
危险的解除,有如发汗而让人病愈,君王大举号令天下,美焕其居所,焕然一新,没有罪咎 。
世传本作“涣汗其大号”,显然为文字之错置,当作“涣其汗大号” 。首先,全卦前后经文除初爻之外皆采“涣其…”的句型 。其次,根据出土资料,帛书作“涣其肝大号”,帛书《二三子》作“奂亓肝大○”,上博简作“丌○大唬”,可见应是作“涣其汗大号” 。上九言“涣其血”,此言“涣其汗”,文义更有连贯性 。
“涣王居”即“焕王居”,大美王居,让王居焕然一新 。或作“换王居”,更换君王的居所 。
帛书《二三子》引孔子解释:“奂,大美也 。肝言亓内 。其内大美,其外必有大声问 。”“焕其肝”为大美其内在,充实内在的美德 。因为内在大美,因此表现于外时说话就很大声 。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震卦 周易第51卦:震为雷震上震下
- 鼎卦 周易第50卦:火风鼎离上巽下
- 泽卦 周易第58卦:兑为泽兑上兑下
- 革卦 周易第49卦:泽火革兑上离下
- 井卦 周易第48卦:水风井坎上巽下
- 困卦 周易第47卦:泽水困兑上坎下
- 巽卦 周易第57卦:巽为风巽上巽下
- 升卦 周易第46卦:地风升坤上巽下
- 萃卦 周易第45卦:泽地萃兑上坤下
- 金庸小说受欢迎排名 《天龙八部》只能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