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里的“社区厨房”( 三 )


这样的联结 , 不仅是人与人情感的联结 , 也是外来的妈妈们和社会的联结 。
淑君时常惊叹于社区妈妈们的行动力和组织力 。 “社区厨房”从前期构想到后期建造 , 都是在妈妈们共同讨论和出力中得以完成 。 今年6月 , “社区厨房”组织了管理议事会 , 就粮油米面、煤气和调料等支出的分摊 , 厨房清洁等运营管理问题进行讨论 , 最终形成了成文条例 , 张贴在社区厨房入口处 。
这里面有妈妈们朴素的管理智慧 。 如 , 为使社区厨房可持续运营 , 特别设立了“社区厨房公共基金”用于购买米、油、煤气等公共物资 , “每餐每人交公共费3元 , 孩子不需要交公共费 。 ”
更让淑君感到惊喜的是 , “社区厨房”正从工作人员引导逐步走向自组织运转 。 不管是举行茶话会、开设烘焙课、还是端午包粽子派给长者 , 妈妈们从一开始的听从工作人员安排 , 慢慢成长到可以独立策划并组织分工实施 , “这种变化是很明显的 , 一开始她们可能会比较依赖我 , 但慢慢运转起来后 , 我只需要充当一个推进度的角色 。 ”
“像我们这样的外来人员 , 很难得有这么一个空间 , 首先能够帮助自己 , 还能帮助到别人 , 这种感觉很好 。 ”英姐说 , 在凌塘村社区厨房 , 孩子受益 , 自己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 “我在这里住了14年 , 看着这里越来越好 , 也越来越喜欢这里 。 ”
城中村里的“社区厨房”
文章图片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