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地质环境风险经济学评价理论基础( 七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质灾害研究
式中:H方格为每个方格的泥石流危险度;pi为每个方格内各泥石流沟所占的面积百分比;Hi为对应的每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n为方格内泥石流沟的数量 。
二、区划结果
区划结果为,在研究区2361个方格中,高度危险区共292个方格,总面积73km2;中度危险区共459个方格,总面积114.75km2;低度危险区共627个方格 , 总面积156.75km2 , 极低危险区共983个方格,总面积245.75km2(表4-6) 。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没有极高危险的泥石流沟,因此,泥石流危险区划中也没有极高危险的区域,两者结果是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极低危险的方格数和总面积是没有绝对意义的 。首先,每个流域所在研究区边界的确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 因为它是由研究者主观划定的;其次,无泥石流沟分布和虽有泥石流沟分布 , 但其加权平均后的泥石流危险度值小于0.2,这两种情形没有加以区分 , 在此均作为极低危险区归为一类 。这种分级归类的处理虽有所简化,但并不影响区划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无危险区并入极低危险区更具有合理性,因为在研究区内,无危险区并不具有绝对的含义 。
表4-6 各流域不同泥石流危险度等级的方格数量
仍然按泥石流危险度的5级划分标准,将高度危险区(0.6~0.8)填充红色,中度危险区(0.4~0.6)填充粉红色,低度危险区(0.2~0.4)填充黄色,极低危险区(0~0.2)填充绿色,由此得到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泥石流危险区划系列成果(图4-2~4-7) 。
泥石流高度危险区内 , 原则上不宜兴建大型水利枢纽,防治对策上以 “防为主、治为辅” 为基本原则 。如调水工程确需经过高危险区,则必须对坝址和水库库区内关键点的泥石流沟实施工程治理 。泥石流中度危险区是主体,面积较广 , 不可能完全绕避,但应精选精建,同时配以适当的防护工程 , 防治对策是“防、治并重” 。泥石流低度危险区是可以进行开发和建设的,但对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场所,应建有适当的防护工程 。防治对策是“治为主、防为辅” , 因为该区泥石流危险程度轻微 , 实施一定的土木工程和生物工程,即可基本上抑制区域内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极低危险区是安全建设区,基本上没有泥石流危害或泥石流危害极其轻微 。
图4-2 达曲流域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图
图4-3 泥曲流域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图
图4-4 色曲流域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图
图4-5 杜柯河流域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图
图4-6 麻尔曲流域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图
图4-7 阿柯河流域及若果郎渡槽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图
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区103条泥石流沟中,没有极高危险的泥石流沟,其中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占总数的4%;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42条,占总数的41%;低度危险的泥石流沟44条 , 占总数的43%;极低危险的泥石流沟13条,占总数的12% 。
研究区内没有极高危险区,高度危险区总面积为73km2,主要集中在杜柯河流域 , 达曲和泥曲流域有零星分布;中度危险区总面积114.75km2 , 各流域均有分布,其中杜柯河和达曲流域分布较多;低度危险区是分布最广的区域,总面积156.75km2,各流域均有分布,以杜柯河流域分布略多 。
泥石流极低危险区是指那些危险度值小于0.2或未发现有泥石流沟分布的区域 。考察中发现,属于极低危险度的泥石流沟很少,因此,极低危险区的面积很大 。但不能排除在划归为极低危险的区域内,尚有未调查到的泥石流沟 。因此 , 极低危险区这一等级的可靠性不如其他危险区的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