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颚回收过紧,头将向外倾,会令您感到不是乏味和困倦,就是陷入重复的、通常是消极的情绪圈中 。如头部过度后仰,下颚将向外突出,您会发现自己更容易进入沉思,令自己变得异常的“急” 。只有在下颚恰到好处的回收状态下,才能保持清醒,而不陷入思想和情感之中 。
图片1图片2图片3
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 三、错误姿势 1、弓背状坐姿 图片4
弓背状禅坐姿势使人无法保持警觉和体验感觉,还会令颈背和肩部感到压力(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颈背部变得很短并受压 , 而不是应有的长并开放状) 。造成弓背状坐姿的原因有三:
1). 坐姿过低
2). 座位角度不够
3). 习惯性弯腰
图4中的修禅者坐姿过低 。坐姿过低会形成骨盆前倾,为保持平衡 , 上背部必须向前弯曲 。这将导致胸部闭合,降低自由呼吸能力 。如以此姿势坐禅,因为胸部受压,坐禅可能会人感到乏味,甚至打瞌睡 。坐椅高度适当 , 但坐椅平坦 , 或角度不够也会出现弯腰坐姿 。有时弓背状坐姿纯粹是一种积习 。
在讨论完过于前倾坐姿后 , 我们将对如何解决弓背状坐姿做进一步分析 。以意念尽量保持直立姿势是最常用的解决办法 。其结果将出现“看”似理想的姿势 。如果您弓背 , 并强迫自己坐直,您的坐姿会外看不错,但要不多久 , 全身紧绷的肌肉就会从内开始酸痛 。
2、过于前倾坐姿 图片5
过于前倾坐姿的起因:
1).坐姿过高
2).坐椅坡度过大
3).习惯性前倾
图5中的习禅者坐得过高了(注意座椅的夸张高度) 。这种坐姿会使习禅者的骨盆前倾 。以防止迎面跌倒,习禅者必须将身体后倾,习禅者下背部产生过大的凹陷 。正常情况下 , 腰部应有一个适当、轻微的凹陷(医学称脊柱前凸曲线),但过分的凹陷会使习禅者的下腰部产生被“拧”的疼痛 。坐椅的角度过陡(使重心前移 , 修禅者必须后靠,造成过分凹陷)时,也会出现过于前倾坐姿 。过于前倾坐姿大概也是一种积习 。三、盘腿坐姿并非人人都能盘腿而坐 C 我就是其中之一 。坐禅不必非得盘坐 。事实上,如果勉强自己坚持不舒服的盘坐,可能会给关节造成长期损伤,即如此,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舒适、有效的坐禅了 。
当然,如您的筋骨的确足够灵活,那么盘坐不失为一种十分稳定和接地的坐姿 。盘坐有若干种姿势 。
1、禅坐姿势:散盘(又称缅甸盘或阿罗汉坐)
图6所示为散盘 , 即最简易的盘坐姿势,同时也是西方修禅者最常用的盘坐姿势 。得到足够的支撑,应确保双膝着地 。三点(臀部和双膝)支撑才有足够的稳定性 。还记得上次看见摄影师用三角架保持相机稳定吗?没有稳定的支撑,将难以承受身体的压力 。如果您还不适应双膝着地,可将一些垫衬物(如薄座垫或折叠的围巾)放在膝下,以保持身体稳定 。如果一个或两个膝盖离地2~3厘米,您可改用椅子 , 跨坐在座垫上,或改用长禅椅或禅凳练习 。您还可做一些瑜珈放松臀部 , 稍后再练盘坐 。此外,如果您的双手不能自然地放在腿上,可用座垫或毛毯支撑 。您可能希望不时调整哪只脚在前面 。调整是必要的,因为所有盘坐姿势都有细微的不对称 。如学会调整脚的位置,就等于找到了平衡的禅坐姿势 。
2、全跏趺(双盘)、半跏趺(单盘)
这两种姿势只适用于筋骨十分灵活者 。我有个朋友因长期强习跏趺坐,结果被迫做了膝软骨摘除手术 。如感觉膝部疼痛,或感觉此姿势很难受,可改选前面讨论过的姿势 。个人体会该姿势必须长期缓慢地练习不是那么容易的 。全跏趺坐姿就是双脚放在对面腿上 , 脚心向上(如踝关节疼痛应停止,并改练简单姿势) 。半跏趺坐,即单盘,一只脚放在对面的腿上,脚心向上,另一脚如散盘放在地板上 。全跏趺被认为是最稳定的禅坐姿势 。舒服的全跏趺坐姿可令修禅者与地接近(基于某种原因,似乎接地有助修禅),也是最平衡和对称的禅坐姿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48小时核酸检测单采还是混采 混采核酸检测结果多久出报告
- 上海淘宝淘鲜达几点可以下单
- 魔方口诀表,魔方口诀表简单易懂
- 单招考试只能报一个学校吗 高三单招是不是报名了就能过
- 刚买的床单能直接用吗,床单不洗可以直接用吗
- 精选49句 一句话简单的晒娃文案
- 心疼迷失堕落孤独伤感经典语录
- 情感段子精选扎心语录
- 45句 有趣的一句话简单
- 59句 发朋友圈早安简单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