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日记 国货美妆日本爆红?花知晓们的捷径和困局( 四 )


其次 , 事件爆发初期 , 花知晓的处理方式再度引发消费者不满 , 一是由于品牌错误 , 麻烦消费者退换货 , 给消费者凭添了时间成本 。 二是 , 召回错版腮红的行为 , 被消费者质疑有可能进行再次售卖 。
无论事情的真相如何 , 错版腮红事件都严重影响了花知晓的品牌形象 。 在这种背景下 , 其“日本爆火”的品牌标签也难以具备持续吸引力 。
目前 , 中国美妆品牌在日本的媒体、广告、杂志等宣传渠道下 , 仍然是以颜值作为最大卖点 。 但在美妆领域 , “始于颜值 , 忠于品质”依旧是不变的定律 。
花知晓、VENUS MARBLE等国货美妆 , 并不是包装设计奉行颜值主义的先驱 。 美国的美妆品牌too faced、Lime Crime均是以精美、梦幻的包装设计闻名的彩妆品牌 。 但这些品牌均有着过硬的产品质量 , 成功抓住了中高端市场 。 精美的包装设计带给消费者的 , 只能是有限的新鲜感 。
Lime Crime和too faced的包装设计
更何况 , 在信息无比扁平的当下 , 既然今天有“国货彩妆日本爆红”的短视频扎堆出现 , 明天就有可能有“国货彩妆在日本昙花一现”的内容不断涌现 。
国内也好 , 国外也罢 , 国货美妆想要避免昙花一现的命运 , 终究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 回顾完美日记的崛起之路 , 营销第一年 , 带动品牌爆发 , 营销第二年 , 毁誉参半 , 大量对质疑产品品质的用户反馈帖出现 , 品牌风评受到严重影响 。 结果品牌需要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 , 压制负面评价 , 但产品品质短期内提升缓慢 , 使得品牌营销费用不断叠高 , 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 毫无疑问 , 这种品牌成长路径 , 是不健康的 。
花知晓等国货品牌 , 既然借势日本市场 , 以极低成本拉高了品牌调性 , 在后完美日记时代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 后续自然应当更加慎重 , 避免走上国货美妆“重营销 , 轻研发”的老路 。
【完美日记 国货美妆日本爆红?花知晓们的捷径和困局】资本还在持续涌入美妆赛道 , 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 , 今年1-8月 , 我国化妆品行业共发生49起投融资事件 , 共融资56.6亿元 , 平均单笔投资额1.15亿元 。 分析师认为 , 随着政府强化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管 , 资本将更多关注有“真技术”而非只有“口号”的化妆品企业 。 在这种背景下 , 国货美妆品牌们的钱更应该花在刀刃上 , “重研发 , 轻营销” , 用品质过硬的产品征服国内外市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