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非特异性心肌炎 在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急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及猩红热时,可并发急性非风湿性心肌炎 。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是由链球菌毒素引起 。病变是间质性心肌炎 。镜下,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内及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 心肌细胞有程度不等的变性、坏死 。
三、寄生虫性心肌炎
寄生虫性心肌炎(parasitic myocarditis)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类型:
1.弓形虫性心肌炎 此型心肌炎由鼠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而引起 。人类主要因食入含有包囊的未煮熟肉类而感染 。弓形虫进入人体后,经血流到达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各种组织,并在细胞内繁殖 。弓形虫侵入心肌细胞后很快繁殖 , 形成集合体,亦称假包囊 。心肌细胞很快破裂,病原体进入周围组织 。被破坏的心肌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愈复后有瘢痕形成 。约半数患者因心力衰竭致死 。
2.Chagas心肌炎 此种心肌炎由原虫枯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感染引起,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 。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可引起灶状或弥散性心肌坏死,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心腔扩张,心室壁(主要在心尖区)变薄,常形成室壁瘤,伴有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 。
四、免疫反应性心肌炎
此类心肌炎见于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其中以风湿性心肌炎最为常见,在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内可见到典型的风湿性肉芽肿(详见本章第六节) 。
此外,某些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性心肌炎 , 如磺胺、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金霉素等)、消炎药(保泰松、消炎痛)、抗抑郁药(阿密曲替林)、以及抗癫痫药(苯妥因)等 。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室间隔 。镜检下,常表现为间质性心肌炎 。可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溶解及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引人注目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五、孤立性心肌炎
孤立性心肌炎(isolated myocarditis)亦称特发性心肌炎(idiopathic myocarditis),至今原因不明 。因其首先由Fiedler(1899)所描述,又称Fiedler心肌炎 。多见于20~50岁的青、中年人 。急性型常导致心脏扩张,可突然发生心力衰竭致死 。
病变
依组织学变化分为两型:
1.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diffuse interstitial myocarditis) 镜下,心肌间质和小血管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有时也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 。心肌细胞较少发生变性、坏死 。
2.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idiopathic giant cell myocarditis) 病变特点是心肌内有局灶性坏死及肉芽肿形成(图8-43) 。病灶中心部可见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物,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混有许多多核巨细胞 。巨细胞的形态、大小各异,可为异物型或Langhans型多核巨细胞(图8-44) 。
图8-43 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
图示左心室心肌的炎症及坏死灶(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区域),男性 , 37岁
图8-44 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
心肌层内可见多数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200
心肌炎是指心肌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以病毒性心肌炎为多见 。一般在病毒感染时,常可因营养不良、疲劳、高热、寒冷、饮酒等致病条件作用下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其临床表现大多可在1至2周内有发热、咽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 以后出现胸闷、心悸、疲乏、心前区隐痛、气促等症,严重时可并发心力衰竭 。但也有一开始发现即为心肌炎后遗症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结婚第二天回门可以吗 结婚第几天回门
- 老年夫妻在退休之后为什么爱吵架,老年夫妻相处有哪些技巧
- 开悟之后瞳孔会有什么变化,开悟的人眼神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
- 阳性住过的房子多久后没有病毒,新冠确认患者住过的房子,消杀之后多久可以住人?
- 阳康后如何科学的恢复运动,阳康之后怎样快速恢复体力?
- 2023年医保改革之后如果住院要怎么报销,2023年医保卡住院报销流程有哪些
- 老人去世需要注意什么,老人去世之后,要注意哪些忌讳
- 立冬之后怎么养生,如何在立冬后养生
- 荔枝可以用水泡着吗,荔枝买回来之后,要用水泡吗?
- 医保改革之后,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后还要交医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