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不同年龄段的抑郁症,怎么治疗更有效?( 二 )


文章图片
女性
抑郁症 不同年龄段的抑郁症,怎么治疗更有效?
文章图片
女性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大约是男性的2倍 。由于其女性自身特点 , 从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都有发病的可能 。
(一)经前期心境不良障碍
根据目前的诊断标准 , 经前期心境不良已属于“抑郁障碍” , 它是指月经前一周及月经期出现明显的易激惹、烦躁等情况 , 并且在月经开始后逐渐减轻 , 月经结束后一周内基本消失 。据报道 , 20%行经女性存在严重的情绪症状 , 需要积极治疗 , 3%-8%符合经前期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
轻度以非药物治疗为主 , 比如改变生活方式 , 相关疾病的教育 , 以及心理治疗 。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 , 或者中重度抑郁障碍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 , 一般选用SSRI类药物等 。
(二)孕产期抑郁障碍
1、妊娠期抑郁障碍
妊娠期抑郁障碍多发生在怀孕头三个月及后三个月 。怀孕期间高达70%的孕妇可出现抑郁情绪 , 10%-16%符合重症抑郁的诊断标准 。
处理相关问题时 , 需考虑治疗与不治疗对于孕妇及胎儿的风险 , 告知孕妇及家属风险和获益 。抗抑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风险 , 始终没有定论 。
一般重症或者存在严重自杀倾向的孕妇才考虑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上一般选用SSRI类 。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影响主要涉及胎儿、新生儿的发育 , 以及出生后婴儿的长期发育 。
2、产后抑郁障碍
产后抑郁障碍通常在分娩后四周内出现抑郁发作 , 情况基本与抑郁障碍类似 。
治疗需要考虑的是哺乳对胎儿的影响 , 患者代谢的改变等 。轻症一般心理治疗为主 。情况加重就得考虑药物治疗 , 一般首选SSRI类药物 , 其中氟西汀乳汁中会浓度偏高 , 应避免使用 。
相关研究显示 , 产后哺乳可减少产后抑郁发生的几率 。
(三)围绝经期抑郁障碍
治疗上基本遵循抑郁障碍的治疗原则 。此外应用雌激素等可以缓解抑郁情绪 , 可与抗抑郁药物合并使用 。
抑郁症 不同年龄段的抑郁症,怎么治疗更有效?
文章图片
作者
抑郁症 不同年龄段的抑郁症,怎么治疗更有效?
文章图片
徐鹏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佑安医院病区主任
200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  , 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20余年 , 多次获得院、局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表彰 , 多次在院、市级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奖  , 坚持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 所在病区是市级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文明号、优秀病区 , 负责江北新区精神残疾智力残疾鉴定工作 , 从事南京医科大学教学工作等 。
擅长领域: 焦虑障碍 , 抑郁症 , 双相情感障碍 , 精神分裂症 , 强迫症 , 恐惧症 , 进食障碍 , 睡眠障碍 , 物质依赖 , 性心理障碍等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 。
本文图源: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