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风筝》深沉的思想力量,我更爱《风筝》中所体现的人的内心美好的感情,在肃杀的严冬中给人们心头以“故乡的春天”般的温暖!鲁迅用真挚动人的感情所谱写的这曲人情美的颂歌,会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
(《一曲人情美的温馨的歌——读〈风筝〉》,《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
5.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李国涛)
《风筝》写于1925年1月 。但是鲁迅在1919年9月发表过一篇《我的兄弟》 , 写的完全是《风筝》里的故事 。《我的兄弟》只有三百余字,像是《风筝》的提纲 。
当然,《我的兄弟》是独立的一篇作品,它表达一种愧疚之情,说明压抑儿童游戏的本能是错误的,甚至是残酷的 。《风筝》也写了这些 , 也表现了这种感情和这种思想 。但是 , 《风筝》毕竟是一篇崭新的作品 , 它表达的内容就不仅仅是这些 。《风筝》的开头和结尾都写着一个被压抑、被封锁住的春天 。如果说《雪》是在冬日里寻春,那么《风筝》却是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 。这仍然是一首关于春天和青春的诗,是鲁迅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青春” 。
《风筝》一开始先由北京的寂寞的春天、灰暗的春光写起 。然后,便是故乡“春二月”的回忆,是“一片春日的温和” 。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进入“久经逝去的春天” 。
乔峰在《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中曾经说到 , “鲁迅有的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 , 或者故意说着玩 , 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和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 。实际上 , 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 , 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这是写关于鲁迅的事情的作者应当知道的 。”鲁迅自己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也说,“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 。记忆会有不确,艺术也容许虚构,这是谁都知道的 。《风筝》的艺术魅力是无法抗拒的,它把任何一位读者,不管年龄大小 , 都能带入童年童心之中 , 令你同作品中的小兄弟一同难过,一同希望 。作品也使你同那位兄长一同感到惭愧、悲伤,令你的心也那样“很重很重地堕下去” 。
《风筝》很热切地表现着对春天,对青春的怀念 , 对美好事物的醉心和探求 。它要求健康的、幸福的生活同春天的美景共存;无意地损害了健康而幸福的生活,是令人无比遗憾的 。但是,如果连春天都没有了,还怎样探求新的生活?现在,风筝事件已成过去 , 小兄弟精神上的创伤也早已平复;而春天、青春,已渺不可求——“久经逝去” 。最令人悲哀的是这种逝去,贯彻全篇的情绪也是这样的 。这真是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
文章开头说,“我现在在那里呢?”在“严冬的肃杀”之中 。这时,作者忆及逝去的春天 。文章结尾说,又见到故乡的春天;而这时,“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这首尾的照应是由实而虚——由北京的风筝而想起故乡的春天;又由虚而实,——由回忆中的春天进入现实的严冬 。
(摘自《〈野草〉艺术谈·寻求那逝去的青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多角度理解(李允经)
《风筝》是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 。有人说:“这一篇……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李何林《〈野草〉注释》) 。有人说:《风筝》中的“我”,“决不是鲁迅自己”,“也不是什么‘自我批判’ 。”(闵杭生《谈谈〈风筝〉中的我》) 。意见尖锐对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手表中国十大品牌,国内手表十大品牌都有哪些?想买口碑好一点的品牌
- 番茄红素胶囊的副作用,番茄红素可以长期吃吗?有什么影响吗?
- 圣诞老人的驯鹿叫什么名字,圣诞老人的鹿叫麋鹿还是驯鹿?
- 娜莎痛风药的副作用,娜莎痛风药成分 娜莎痛风药安全吗?
- 风铃草花语,风铃草的花语
- 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如何正确把握和认识国家安全的内涵
- 刚结婚晚上出门可以吗,新结婚的是不是第一个月晚上不能出去
- 牙齿坏了一半里面都空了可以拔掉吗,里面的牙齿烂了掉了一半怎么办
- 茭白怎么处理剥皮,茭白去皮的方法
- 卧室床选白色好不好,主卧床的颜色哪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