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 , 宋、元、明三代实为棉花取代丝麻之过渡期 。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尚无“棉”字 , 隋代《广韵》卷2的仙韵下始有“棉”字 , 释义为“棉也 , 又木绵树名” 。木绵树是一种树,与棉花完全不同 。如前所述,宋代一般称棉花为木绵或吉贝,但如《铁围山丛谈》卷5也称“木棉布” 。由于古书经后人辗转传抄或翻刻,或有窜改,故“木棉”与“木绵”两词开始通用的时限不易确定 。元明仍旧行用“木绵”一词,如《至元嘉禾志》卷6,《农桑辑要》卷2,王祯《农书》卷36等都称“木棉”,成廷《居竹轩诗集》卷2《夜泊青蒲村》有“芦花纫被暖如棉”之句 。此后“棉”字逐渐取代了古词“木绵” 。生活在明朝前半期的丘浚《大学衍义补》卷22说 , 在元初 , 植棉业推广至陕西 , “至我国朝 , 其种乃遍布於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盖百倍焉” 。
在西方历史上,曾出现棉花排挤羊毛和亚麻的情况 。这是植棉所需劳动量少 , 价格低廉之故 。有人甚至认为,棉花是近代文明的奠基石之一,因为使世界为之改观的工业革命,即是从棉织业发轫的 。中国出现棉花排挤丝麻的情况 , 其时间也较西方为早 , 除了相同的原因外,棉织品比丝织品坚韧耐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丘浚称植棉之利“视丝盖百倍”,虽为夸张之词,却不无道理 。
丝麻与棉花易位可能是更晚的事,此后中国丝绸产量锐减,产区狭小,已不能恢复古代之盛观 。宋时棉花和棉织品尚为稀世之珍,自明以后,丝绵和丝织品反而成为稀世之珍 。所可庆幸者,曾作为中华古文明重要标志之一的丝绸,衰而不失传 , 至今仍作为一种名贵的衣料 , 行销于国内外,享誉全球 。
棉花栽培历史悠久 , 约始于公元前800年,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较早的国家之一,人类利用棉花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0年甚至公元前7000年前,中美洲已开始利用,在南亚次大陆也有5000年历史 。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 。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 。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 。“
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 。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 。棉花大量传入内地 。
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
扩展资料:
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部分取自土壤 , 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 。
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
棉花多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种,对光照长度反应不敏感 。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 。棉花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高 。
棉花栽培历史悠久,约始于公元前800年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时代,《尚书》、《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我国植棉和纺棉的记载 。
在我国的棉花栽培历史上,先后种植过四个栽培品种:海岛棉(长绒棉)、亚洲棉(粗绒棉)、陆地棉(细绒棉)和草棉(粗绒棉) 。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主要栽培品种也不一样,亚洲棉引入历史最久,种植时间最长 , 同时栽培区域较广;陆地棉引入我国的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即取代了亚洲棉 。目前广大棉区所种植的棉花多为陆地棉种(细绒棉),新疆还种植有少量海岛棉(长绒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牡蛎和生蚝是一个东西吗,牡蛎和生蚝一样吗
- 霸王龙和食肉牛龙谁厉害,白垩纪时期的短跑冠军被发现,和霸王龙对比,谁更厉害?
- 长水机场离昆明站近还是昆明南站近,昆明站和昆明南站哪个离机场近
- 虾和车厘子可以一起吃吗,车厘子跟虾可以一起吃吗
- 窗帘韩折的制作方法和公式,韩折窗帘计算方法
- 玛咖粉的功效及吃法,玛卡粉的功效与作用 玛卡粉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 白醋和米醋的区别这么大,糯米醋和白醋有什么区别?
- 甲醛溶于水吗,甲醛溶于水吗
- 活血止痛胶囊一次吃几粒,活血止痛胶囊和正清风痛宁片可以一起吃吗?
- 大米小米能一起蒸米饭吗,小米和大米可以一起蒸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