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
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 ,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
一、屈原的生命意识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时间紧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识 。
面对大自然的四季变换,能引发人类共通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 , 中国古代文人对美人迟暮之感的抒发,代不乏人,历久弥新 。但是还没有谁像屈原那样面对时间飞逝而产生紧迫甚至恐惧的感受 。
二、屈原文学作品中的爱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 。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 , 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 。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屈原拳拳爱国之心的诗句 。
端午节其他民俗活动: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 , 乃遗俗也 。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 。传出国外后 , 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考古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在沿海繁衍的岭南先民就利用独木舟在近海进行捕捞活动 。
中国传统文化中 , 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五彩丝线或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遗俗,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 。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 , 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来源:人民网-端午传说:端午节不只有屈原 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 , 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之后,因无力救国而痛心不已的屈原选择了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江自尽 。人们得知此事,纷纷来到江边划船打捞,却一无所获 。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人们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 , 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宰约旱纳仔戳艘磺忱龅陌饕謇终?。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吃粽子的习俗
据记载 , 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粽属于“籺”的一种 , 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 。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 。东汉末年 , 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 , 即为广东碱水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香肠晒几天可以吃,香肠要晾多久能吃
- 脆肉鲩怎么炒好吃,脆肉鲩鱼怎么做才好吃
- 虫草菌丝体胶囊副作用,我吃了虫草胶囊后怎么会一直要睡呢
- 口蘑里面黑了还能吃吗,口蘑变黑还能吃吗
- 菱角老了怎么煮,老菱角怎么煮 老菱角好吃还是鲜菱角好吃
- 柿子里面黑了还能吃吗,脆柿子里面黑了还能吃吗
- 熟虾可以放冰箱第二天吃吗,煮好的虾放冰箱过夜能吃吗 煮好的虾放冰箱过夜能不能吃
- 拉肚子能喝伊利奶粉吗,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好?伊利金领冠睿护可以吗?
- 大闸蟹死了多久就不能吃了,大闸蟹死了多久不能吃呢
- 人参果里面黑了还能吃吗,人参果的籽能吃吗 人参果的籽是黑色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