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改变体质的最佳机会吗,改变女性体质的最佳时期就是坐月子,月子怎样坐,有什注意事项?( 四 )


中国人坐月子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西汉 ,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面对祖辈们留下的老传统,很多人都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然而在现代医学看来,这些旧习俗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 因错误观念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因此产后妈妈需要科学坐月子 。
那么,坐月子到底在“坐”什么?传统“坐月子”对穿着、饮食和日常活动有着严格规定 , 比如要绝对保暖,不能开窗、开空调,不能洗澡、洗头 , 即使大热天也得捂得严严实实;不能下床走动;每天喝补汤,不能吃盐、醋等,因此人们也常用“捂月子、懒月子、补月子、淡月子”来形容传统月子的特点。过去人们医学知识匮乏、生活条件差,于是把很多身体不适和疾病笼统地归结为“受寒、伤风”等,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让有伤口的人避免风吹、沾水等外界刺激,以减少感染和死亡风险,这才有了诸多禁忌 。可以说,过去坐月子坐的是“安全”,而在现代 社会 ,医学安全已经不是问题,反而坚持旧风俗会给产后妈妈带来潜在隐患 。
大家好,我是晴天妈妈
坐月子就是产后一个月,因为产后一个月孕妇的身体各方面是急速恢复的过程 。产后孕妇的体力下降的很明显,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很多脏器的功能都是恢复的过程,包括子宫、宫颈都是逐渐恢复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胃肠道比较脆弱,所以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以好消化、下奶、新鲜的食材为主 。孕妇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所以家里最好有人专门照顾孩子,让孕妇休息 。
坐月子算人生中的大事,很多人说月子做不好,落下一身病 。那么坐月子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禁忌呢?
坐月子注意事项
1、避免久蹲
产后久蹲不利于新妈盆底肌肉恢复,可能还会导致子宫异位或是脱垂 。产后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久蹲 , 最好是适当走动,以坐和立为宜 。
2、注意休息,不运动或强运动
休息是坐月子的头等大事 。产后一定要在家里静养,注意睡眠 , 不要让自己过度疲劳 , 但也要注意不要整个月都躺在床上 。若身体条件允许,最好每天坚持在房间散步,但是产后不宜强运动,强运动会导致女性腰酸背痛等产后病痛,甚至落下月子?。?不利于日后 健康。
3、注意子宫恢复情况
产后要注意观察子宫的恢复情况,观察恶露的颜色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恶露应由红变白,量由多渐少,气味由血腥味到无,一般一个月后恶露应排净,若恶露不净或出现异常,就要及时看医生 。要记得在产后6-8周后去医院做产后检查 。
4、营养饮食,避免刺激
坐月子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若是坚持母乳喂养更要注意,母乳期要多吃清淡营养食物 , 既有助于奶水的分泌,又对女性子宫的恢复大有帮助 。
5、保持精神愉快
产后的女性,由于生理上的变化,精神比较脆弱,加之压力增大,有可能发生产后抑郁症 。因此,一定要在家里保持欢乐的气氛,尤其是丈夫应该多体谅妻子 , 在精神和生活上都给予支持 。
坐月子饮食禁忌
1、忌多吃味精 。
一般成人吃味精是有益无害的,如果哺乳期间的妈妈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 , 则不利 。因为味精内的谷氨酸钠就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 。过量的谷氨酸钠对宝宝 , 尤其是12周内的宝宝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与宝宝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生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而锌却随尿排出 , 从而导致宝宝锌的缺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