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领域的目标,科学领域哪几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 四 )


2、关注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
应变结论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让幼儿亲历科学家和发明家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和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做”是幼儿获取程序性知识的过程,同样是幼儿的学习 。在“做”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学习了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学会选择材料、正确使用工具、把任务分解成为一系列更易处理的子任务、适当地安排程序与步骤 , 从而使自己的元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
3、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的关注重点
(1)幼儿是否形成科学技术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初步印象,能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等积极情感是否受到激发 。(2)幼儿是否掌握初步的科学方法,如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 动手操作和做实验的能力;是否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和展示信息的方法 。(3)幼儿是否养成科学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大胆提出问题;能否运用通用材料和常见物品 , 通过拆拆、装装、拼拼、搭搭 , 对自己拆散的物品进行重新组合 。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内容
(一)目标
1、对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好奇、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
2、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活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3、学习运用感官及工具,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
4、学习运用各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累积学习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5、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科学的趣味和重要性,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崇敬科学家
6、对信息敏感,有一定的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二)能容与要求
1、引发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的兴趣 , 激发其求知欲;
2、利用当地资源特色,提供实践的机会 , 引导幼儿园了解动物,植物 , 认识人与动物、植物等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 , 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各种常见自然现象的特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帮助幼儿运用观察、推测验证、发表等初步科学探究的方法,概括自豪的经验和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尝试解决问题,并能与6他人交流和分享;
5、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 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6、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 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7、结合生活和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事物的数量关系 , 对具体的事物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并学习用简单的符号、图表等形式表达事物数量及时空关系;
8、在游戏中提供特定的操作材料,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和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包含、等量、互补、传递、互换以及时间、空间等简单的逻辑关系,并尝试运用平衡、垂直、角度、量度等科学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
(三)指导要点
1、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来进行 ,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和现象,运用初浅的数学、物理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概括和表达在生活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2、教师要创设一个鼓励幼儿探索、尝试、发现、讨论和运用科学知识经验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科学活动材料和多种情景 , 重视幼儿在操作中主动地体验、理解和认识,重视活动中的互动与交流;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