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怎样调好情绪( 三 )


怎样调整心态来避免“春天忧郁症”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但对于部分人来说,3~5月份却是心理疾患高发季节,各种轻生自杀现象明显增多 。主要是因为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激素分泌紊乱,诱发精神分裂症等多种重型精神病;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一些本来并不起眼的小事,赶上这个季节便会诱发情绪中的不稳定因素 。
而春季连绵的阴雨天气则是抑郁症高发的外部因素;春天多变的气候也会使正常人情绪波动较频,让人感到身体不适,加上一些人缺乏自信、孤僻内向、容易悲观、好依赖别人等性格缺陷,很容易精神紧张,并伴随着焦虑、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等症状,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春天忧郁症” 。
“春天忧郁症”的表现
慢性疲劳综合症:困乏、周身不适、情绪低落、压抑郁闷、生活乏味、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爱发脾气、不想上班等症状 。
抑郁症:抑郁是心理的“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失调病症,表现为平日里比较沉默寡言,喜欢沉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 。当平时性格开朗的人长时间出现情绪低落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
精神分裂症:突然的头痛、头晕、心烦、多梦或失眠;无缘无故发脾气,情绪易激怒,见人见物常不顺眼,遇小事纠缠不休;敏感多疑;孤僻,不与人交往,对亲友冷淡;话多,好诡辩,爱管闲事;生活懒散,不讲卫生;思想混乱,胡思乱想,记忆力下降;出现幻听、幻视;工作能力下降,办事丢三落四,记忆力明显减退等 。
驱散“忧郁”的建议:
一:踏青法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登山踏青,将自己尽情地放进大自然的怀抱里,可强烈地感觉到自然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 。
【春天怎样调好情绪】二:宣泄法 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可以找朋友出来宣泄 。
三:自脱法 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 。
四:松弛法 若心情不好或有想自杀的念头时,迅速离开现场,做深呼吸运动,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 。
五:分散法 当有要自杀的念头时可以做点其它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有效避免自杀 。
其他应该注意的方面:注意饮食起居 。春天应当晚睡早起,在饮食方面最好以清淡为主,不妨多吃点食用菌,如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等 。当然也可以多吃贝类、鸡、鱼等蛋白质食物 。千万忌用咖啡来振奋精神 。我们还应特别关注中老年人,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会产生自杀心理,有类似情况人员的家人要对此多加注意,对有心理波动或精神病史的亲人、朋友或同事多加关心、理解和呵护,关注他们的心态变化,及时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帮助他们驱散忧郁 。
结语:春天不妨多出去踏青,约上朋友、带上家人一起看看大自然的美丽,相信你一定能够拾回欢乐的心情!(文章原载于《中华养生保健》,刊号:2012.04,作者:王凤岐,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