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6条,你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不会差( 三 )


做到这6条,你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不会差

文章插图
令人遗憾但在意料之内的是,仅21.48%的被访尝试过进行心理咨询、求助救援热线等专业服务;仅12.09%的被访前往精神卫生中心或医院的精神科就诊 。
我们也询问了大家,没有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或精神卫生诊断的原因:
*58.03%的被访表示,认为自己能够面对或解决目前的心理问题/不良状态 。
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们一方面欣喜于,这些用户有着足够的力量感,相信自己的能力 。但另一方面也担忧是对于心理问题缺乏足够了解、对寻医问诊感到害怕或有一定偏见 。
人们不寻求专业帮助的其他原因还包括,负担不起治疗费用或疗程(43.30%)和不知道怎么寻找靠谱的治疗渠道(38.35%),等 。
做到这6条,你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不会差

文章插图
在选择主动就医的2,820名被访中,有82.30%的人被确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动就医被访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是有判断的,侧面印证了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就医确诊的必要性 。
做到这6条,你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不会差

文章插图

做到这6条,你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不会差

文章插图
而在上述确诊的2,315名被访中,有超过九成被访(91.79%)选择遵医嘱接受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专业心理治疗,等等);
不到一成被访(8.21%)没有选择接受治疗,主要的顾虑包括“觉得病情不严重,能够自己好”、“怕上瘾或产生依赖”和“经济或时间上负担不起” 。
写在最后: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留意到,在认为自己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或(曾)患有心理疾病的被访人群中,即使保守估计,也有至少六成的人没有寻求专业帮助 。
同时,此次调查也反映出,很多人虽然未达到疾病的严重程度,但已经处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ta们需要负担更低、更可及、更去病化的方式,来应对自身的心理困扰 。
在过去的文章中,我们为大家介绍过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方便尝试的身心健康练习,例如正念冥想、书写、积极的自我对话、放松练习,等等;
我们也鼓励大家回归线下,在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关系中支持、照料彼此 。你可以参加互助小组、团体分享、与自我探索相关的工作坊……在心理疾病尚未发生时,就开始关注内心的健康状况 。
KY正在研发一大批能够在生活中,通过坚持自我练习,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心理能力的工具;以及能够在线下结伴成长的心理服务与产品 。2020年敬请期待 。
以上 。
Reference:
郭菲、黄峥、陈祉妍,2019,《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第001-059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