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编辑部聊天室|我的朋友抑郁,我则感到焦虑,我们怎么了?( 四 )


作为个人 , 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了解相关知识 ,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预防精神疾病 , 如有不适就及时去医院评估自己的精神状况 , 采取相应治疗手段 。 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当出行和人际交往受限 , 生活中充斥着疾病与死亡的信息时 , 保持健康的心态本身就成为抵御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
赵蕴娴:我对“精神卫生”、“精神疾病”的理解还非常模糊 , 有时候想再学习一下 , 但总是越看越糊涂 , 有一次抱着请教的心态去采访一位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 没聊几句就被震住了 , 她让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 , 比如分不清什么叫问题什么叫疾病 , 再请教临床上如何判断 , 对方也以“太复杂和你讲不清”为由拒绝了 。 我相信如果自己是患者的话 , 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对待 , 但这种把一切状态截然对立起来、无视他者声音的做法 , 不正是很多人感到郁闷、抑郁、痛苦、孤独的原因吗?老人向年轻人求助时有过这种体验 , 孩子向大人、普通人向专业人士咨询时 , 都可能被以各种方式吓回去 。 了解精神卫生知识和及时自我评估很重要 , 但还有一部分努力需要由别人来完成 。 对亲人、朋友、同事 , 甚至只有一面之交的人 , 当他真的很痛苦的时候 , 我们或许可以先去听他在讲什么 , 尝试理解这种感受 , 而不是以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否定 。
前媒体人陈瑜后来转去做儿童及家庭心理咨询 , 她在采访时说 , 以前做新闻关注事实 , 而心理咨询关注的是感受 , 它就是主观的 , 没有什么客观可言 , 这挺冲击我的 , 就算想让一个人通过认清现实的方法来减轻心理痛苦 , 是不是也可以讲究下方法和时间 , 不要捏着“事实”和“客观”的旗帜耀武扬威?
患者家属和中老年人的精神健康也值得关注
黄月:有时候感觉我们所有人是坐在同一艘船上 , 在漆黑的海上航行 , 焦虑和抑郁就像风浪 , 持续打湿或弄疼我们身边的人 , 有时候更残酷地 , 将他们拖下水去 。 这风浪无止无休 , 没有人安全无虞 。 最近五六年 , 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被风浪击中——有人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中挣扎 , 接受药物治疗或者更可怕的电击 , 反复试探停药是否可能、一般的工作和社交是否可能、稳定的亲密关系是否可能;也有人在抑郁和躁狂两极之间摇摆 , 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 因为家人无法相信这是疾病而不是“作”而自己主动住进医院 , 试过偏方 , 试过辞职 , 稳定快乐的状态犹如走钢丝一般 , 甚至来不及体会 , 便好像又要被黑浪拉下船去 。 还稳坐船上的人 , 多数不是良医 , 能做的也只是给他们披一条毛毯 , 鼓励他们继续接受正规治疗 , 拉住他们的手不松 , 反复倾听安慰 , 别失去希望 , 别沉没下去 。
姜妍:在我印象里 , 蕴娴应该是组内采访人员在稿件里关注弱势群体、残障人士最多的人 。 在关注这类群体人员的时候 , 她的稿件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平视的视角 。 在对比如儿童、听障视障人士的采访中 , 她都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换位思考能力 。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篇稿件是自闭症关注日时对一位自闭症患者母亲的采访 , 通过这篇稿件我们会更多知道一些自闭症家属的辛酸 , 比如作为母亲照顾26岁的自闭症儿子 , 连出门上厕所都是难题 。 如果母亲去上厕所 , 谁来在外面照看儿子?生活社区里又有没有可以让患者家属稍微喘息的空间?社会系统的支持程度 , 以及患者身边人的感受其实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视角 。
我自己接触过好几位抑郁症的患者 , 有几位是前同事 , 其中还有一位曾经是非常好的朋友 。 但对我来说的一个困惑是 , 在同事或者朋友出现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 , 甚至会影响到比如工作或者我们正常的交往时 , 我应该怎么处理?比如作为编辑 , 我遇见过有不止一位抑郁症的作者或者采访人员在截稿之前消失不见的情况 。 这就让我同样陷入了一种焦虑的状态 , 我是应该立即拿备稿填上版面 , 还是应该继续等待?再比如曾经的一位好友在确诊前后和她交往让我有极大不适感 , 在后期有种自己要被她无穷黑洞吸光能量的感觉时 , 我选择了远离 。 我相信精神疾病的患者给身边最亲近的人带来的困扰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我们在越来越多关注精神疾病群体的时候 , 是不是也可以分出一部分关注以及社会系统的支持给到他们身边亲近的人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