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感觉自己的脊柱是空的”

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感觉自己的脊柱是空的”
本文图片

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感觉自己的脊柱是空的”
本文图片

不少妈妈 , 发现自家孩子还挺黏自己的 。
3、4岁的小孩 , 同龄人都能适应幼儿园或早教班了 , 但孩子总不太愿意去 , 需要妈妈在那里陪一会 , 还总需要回头确认妈妈在不在;
即使是去小区楼下经常玩的地方 , 如果中间妈妈去上了会厕所 , 回来必定看到自家孩子在哇哇大哭找妈妈;
晚上睡觉时总爱黏着妈妈 , 不太愿意分房睡……
把孩子这些表现在网上一搜 , 不少育儿专家、儿童心理学专家说自家孩子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
妈妈们就疑惑了 , 这怎么就缺乏安全感了呢?
不愁吃不愁穿的 , 也很少会打骂孩子呀 。 家里除了父母 , 还有爷爷奶奶呢 , 也不会说没人疼呀?
细细讨论后 , 才发现原来这些妈妈会有这样的共同特征:
经常会自己悄悄离开家 , 没有告诉孩子 。 有的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 , 有的是因为要出去玩……
而没有告诉孩子 , 是怕孩子哭着要跟 , 所以会趁孩子睡着或是让家里其他人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时候出门 。
而当孩子反应过来要找妈妈时 , 翻遍整个家都找不到 , 一直喊着妈妈却没有回应 , 孩子只能嚎啕大哭 。
或许家里其他人会及时去安抚孩子 , 并转移注意 , 孩子会哭一会就停了 , 不再找妈妈 。
但妈妈们会发现 , 当自己回到家时 , 孩子会变得比平时更黏自己 , 并且这样的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 , 如果妈妈是在自己午休时离开的 , 那么孩子可能午休时很难被哄入睡;
如果妈妈是在自己玩时离开的 , 那么孩子总会尽量与妈妈待在同一空间 , 不管是自己玩也好还是跟其他人玩也好 , 总得保证妈妈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
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感觉自己的脊柱是空的”
本文图片

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感觉自己的脊柱是空的”
本文图片

温尼科特说:孩子必须确认 , 自己可以随时回家 , 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
安全感便是孩子确信自己可以随时回家 , 不用去反复确认 。
而在形成安全感的过程中 , 孩子便需要反复去确认这样一个事实 , 妈妈需要随时在场 。
而像上述的情境中 , 孩子在想要随时回到妈妈的怀抱中时 , 妈妈却不在 , 让孩子不安 , 而妈妈不在场的多次累积 , 不安全感越来越明显 , 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 所以他需要一直寻找妈妈、用确认妈妈存在来确认自己存在 。
这就是那些孩子在找不到妈妈后 , 过后会一直想黏在妈妈身边的原因 。
一次的缺失 , 便需要多次来补偿 。
马斯洛认为 , 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 安全感可以被看做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 。
所以现在的育儿话题总会强调父母要给孩子安全感 。
有安全感的孩子 , 在同龄人中更受欢迎 , 愿意遵守规则 , 也更有意愿与别人合作 , 性格会比较独立 , 也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 对自己充满信心 , 敢于去挑战新事物 , 即使受挫 , 也能直面惨淡 , 勇往直前 。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我发现 , 那些认为自己被母亲喜欢或偏爱的人 , 在生活中会展示对自己的信心、无法撼动的乐观 , 常常显得英勇 , 而且总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
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感觉自己的脊柱是空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