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生产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 五 )


6.入窖发酵 。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 。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 , 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 。发酵时间的长短 , 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 。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 , 即可结束发酵 。
7.蒸酒 。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 。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 。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
8、原酒储存一段时间,勾兑成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就可以出售了 。

白酒生产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制作白酒的工艺流程?制作白酒的工艺流程有三种,具体分别如下:
1、固态法白酒
(指采用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及固态蒸馏的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的白酒),如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混曲酒等;
2、半固态法白酒
(指采用固态培菌、糖化、加水后,于液态下发酵、蒸馏的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的白酒);
3、液态法白酒
(指主要采用液态糖化、液态发酵、液态蒸馏制成的白酒) , 如传统液态法白酒、串香白酒、固液勾兑白酒、调香白酒等 。
扩展资料:
影响最大的改革是全面总结了“烟台操作法”,这个操作方法借鉴了酒精工业的麸皮曲及酒母制作两个关健技术 , 并结合传统的白酒工艺,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操作法 。当时总结了其特点是:“麸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入窖、定温蒸烧”十六个字 。
由于浓香型酒在名优酒中的产量最大 , 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许多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浓香型大曲酒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研究控制低温发酵,对发酵温度曲线进行部结 , 提出了前期缓升,中期挺坚,后期缓落的策略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酒制造
白酒生产工艺流程,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白酒制作工艺流程详解白酒制作工艺流程详解如下:
1、原料粉碎 。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 。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
2、配料 。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 。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 , 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
3、蒸煮糊化 。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 。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 。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 。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
4、冷却 。蒸熟的原料 , 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 。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
5、拌醅 。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 , 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 。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 , 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 。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