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后为什么会发胖,献血会长胖吗( 二 )


献血能不能减肥,根据李慧文医生编著的《献血导读》中所讲,目前还没有比较明确或肯定的结论 。
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不能靠短期、频繁的献血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减肥的最佳办法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 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必要时可请运动教练或专家进行指导 。
本人对于减肥倒有一两个小土方,可试一试 。
1、如果是大腹便便的话,在减少饮食的前提下,每天吃完饭十五分钟后,用手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轻揉腹二十到三十分钟,坚持一两个月就可以看到肚子下去了 。原理是揉腹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消化 , 不让营养堆积,如果再配合散步和每天至少一至两次的排泄,效果将更明显 。这是本人的亲身体会 。2、每天走路上下班或保持每天至少步行在半小时以上,同时每餐只吃十口,两个月内体重就有明显下降 。我旁边屋里的一个女同事就是这样坚持了两个月,足足减了二十斤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问题八:献血会变胖吗?献血后只要你不要大吃大喝的使劲补,是不会变胖的,血液被抽出之后,反而会促使健康的身体血液再造,对身体是有益的 。如果正常饮食就没有什么影响,不要恶补啊!就一点血不会让你丢很多营养 献血与健康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人体 。献血是以利他人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体现 。正常成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8% 。体重50~60公斤的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有4000-5000毫升(即8-10斤)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平时只有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 ,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的20%,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 , 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 , 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2天 , 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8-12天 。人体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也就是说,即使是在不失血的情况下,血细胞 也在不断死亡和破坏 。我们全身的血液每120天就要换一遍,每天有30-50ml血液被新陈代谢掉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10-1/20,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血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 , 只要补充一些水分就能恢复健康,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 , 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因为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 。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 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1、 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 , 俗称血稠 。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 , 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 。坚持适量 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 , 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液流速加快 。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 。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 。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 *** 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 *** 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 , 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 , 过高则适得其反 。《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 , 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 , 健康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